摘要: 中国冈察洛夫研究的历程大体可以分为早期介绍、20世纪上半期研究和20世纪下半期研究三个阶段。对冈察洛夫的了解和研究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30—40年代,冈察洛夫的文学作品先后被译成中文。20世纪80年代以来,译本不断完善,研究不断深入,主要侧重于小说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文学评论和游记等方面。推进冈察洛夫研究的新的突破点在于,要重视把思想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从人物思想演变、创作倾向等方面作出新的阐释;要放开视野,以俄罗斯文化传统为背景分析、评价冈察洛夫艺术创作。同时应该充分开展比较和综合研究。
中图分类号:
〔1〕山本利喜郎:《俄罗斯史》卷下,麦鼎华译,上海:广智书局,1903年,第71页. 〔2〕田汉:《俄罗斯文学之思潮一瞥》,《民铎》第一卷,1919年第6、7号. 〔3〕张洪臻:《冈察洛夫和他的长篇小说》,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年,第130页. 〔4〕〔5〕陈建华:《二十世纪中俄文学关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350、409页. |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