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中国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区域发展结构的特殊性,处于不同经济和制度背景下失业现象的形成机理和治理对策也不尽相同。老工业基地的下岗失业问题,反映了中国外生型市场化发展过程的一个侧面。对下岗失业群体特征的社会基础分析,是这种类型失业治理政策选择的前提。理解新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和老工业基地社会的特征,是解读当下东北振兴政策取向及政策有效性选择的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
〔1〕李培林,王思斌,等.建构中国发展型的社会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4,(6). 〔2〕迈克尔·希尔.理解社会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迈克尔·谢若登.资产与穷人——一项新的美国福利政策〔Z〕.济南,2004. 〔4〕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
[1] |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62. |
[2] | 高和荣. 底线公平对西方社会保障公平理论的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3-69. |
[3] | 高传胜.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70-76. |
[4] | 秦明瑞. 系统的逻辑:卢曼理论中几个核心概念的演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77-84. |
[5] | 何旭明. 社会学质性研究何以具备可推广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85-91. |
[6] | 王远. 从“民本”到“人本”——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保障思想传统与当代变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54-59. |
[7] | . 养老保障迈入服务时代的制度文化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41-45. |
[8] | . 中国失独者贫困状况及救助体系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46-50. |
[9] | . 社会政策视阈下失独老人社会生活的重新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51-56. |
[10] | 李凡. 消费文化的兴起与生态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49-53. |
[11] | 杨凤. 女性主义视域中社会性别建构的两个向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64-67. |
[12] | 张继军. 守独务同、别微见显:萨义德的“血亲与姻亲”概念——基于修辞学的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80-83. |
[13] | 王慧博.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社会融入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58-64. |
[14] | 詹娜. 现代化进程中的姻亲关系审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48-50. |
[15] | 高连克. 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58-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