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3): 161-166.

• 中国文学与文化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注经”到“论文”——刘勰的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策略

曾军   

  1.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
  • 收稿日期:2004-12-20 出版日期:2005-05-15 发布日期:2018-10-24
  • 作者简介:曾军(1972-),男,湖北荆州人,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发展重点学科副研究员,《社会科学报》编辑,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 Received:2004-12-20 Online:2005-05-15 Published:2018-10-24

摘要: “经典”在《文心雕龙》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尽管此前儒家典籍已经经典化,但是刘勰的贡献在于进一步将之“文学经典化”。《文心雕龙》的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策略主要有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将儒家经典文学化,对之进行文学分析和解读;二是将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用来讨论更为广泛更为根本的文学问题。

关键词: 儒学文学化, 经典, 经典化, 文学经典化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吴林伯.《文心雕龙》字义疏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402.
〔2〕〔10〕〔23〕刘勰.文心雕龙:序志〔M〕.
〔3〕〔16〕〔20〕刘勰.文心雕龙:宗经〔M〕.
〔4〕〔12〕〔15〕刘勰.文心雕龙:情采〔M〕.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285.
〔6〕〔1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539.
〔7〕〔18〕刘勰:文心雕龙.正纬〔M〕.
〔8〕〔25〕刘勰:文心雕龙.徵圣〔M〕.
〔9〕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17.
〔11〕刘勰.文心雕龙:总术〔M〕.
〔13〕刘勰.文心雕龙:时序〔M〕.
〔17〕斯蒂文·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3.
〔19〕刘勰.文心雕龙:明诗〔M〕.
〔21〕刘勰.文心雕龙:原道〔M〕.
〔22〕刘勰.文心雕龙:风骨〔M〕.
〔24〕〔26〕刘勰.文心雕龙:辨骚〔M〕.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9]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10]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1]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2]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3]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4]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5]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