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6): 22-25.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后现代现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解读

傅畅梅   

  1.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社会科学部,辽宁沈阳110034
  • 收稿日期:2007-10-01 出版日期:2007-11-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傅畅梅(1972-),女,辽宁大连人,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技术社会学研究。

  • Received:2007-10-01 Online:2007-11-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后现代现实主义是美国技术哲学家艾尔伯特伯格曼(Albert Borg mann)针对现代主义的问题、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无力提出的。其具体方针是接受后现代主义批评的教训,解决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含糊,采取坚韧态度,为建立以共同庆祝活动为中心的公共秩序而努力。它的实质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现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对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深刻批判。在全球知识经济和后现代的时代背景下,对后现代现实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后现代现实主义, 马克思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中图分类号: 

  • B089

〔1〕周宪, 许钧.现代性研究译丛:总序〔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2-4 .
〔2〕〔3〕〔4〕〔5〕〔6〕〔7〕〔8〕Albert Borg mann.Crossing the Postmodern Divide〔M〕.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2 .2 , 27 , 34 , 37-37 , 5 , 4 , 4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75 .
[1] 张福运. 抗战后期延安文艺工作者“下乡”运动再认识——社会革命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186-194.
[2] 范玉刚. 彰显马克思主义文论当代性的三个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80-190.
[3]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4] 韩震. 新中国70年哲学话语体系的生成与转换[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5-10.
[5] 罗骞.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学科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57-68.
[6] 阎嘉. 当代西方生产性文学批评理论的缘起与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202-212.
[7] 刘少杰. 以实践为基础的当代空间社会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3-28.
[8] 赵万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学理论再出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29-33.
[9] 王南湜. 重提一桩学术公案:“要康德,还是要黑格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6-13.
[10] 阎孟伟.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总体观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14-24.
[11]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12] 莫凡.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传播的文化逻辑及其世界历史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70-76.
[13] 季水河, 季念.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中国问题意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7-31.
[14] 徐碧辉. “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朱光潜后期美学观点的实践维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87-198.
[15]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4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