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6): 285-292.

• 诗学新义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明代散文的范式转换

张德建   

  1.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83
  • 收稿日期:2007-07-10 出版日期:2007-11-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张德建(1963-),男,河北唐山人,文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文学与文献研究。

  • Received:2007-07-10 Online:2007-11-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明代散文的范式转换不仅背离了唐宋以来建立的道统,而且能够从逸出于道学之外的思想资源中吸取成份,自成其"道"。明初文坛承宋元之论,坚持文统、道统的合一;台阁派在提倡学欧、曾之文的基础上,完成了文统、道统、政统的统合;前七子倡导以秦汉文特别是史传文为经典范式,具有突破文统的意识;唐宋派重提欧、曾之文,但更强调"洗涤心源,独立物表"的精神境界;后七子突出对史传文的学习,而且提出以诸子之文为典范,完全打破了六经论的迷局;苏轼在晚明作为具有新的范式意义的作家,以其人格魅力和精神超越得到认同,突破了文统和道统局限。

关键词: 文统, 欧曾, 史传, 诸子, 苏轼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 袁晓晶. 权力的知识来源及其当代意义——以早期中国社会的权力产生为考察对象[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32-39.
[2] 宋伟. 从“巫史传统”到“儒道互补”:中国美学的深层积淀——以李泽厚“巫史传统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199-204.
[3] 杨再喜. 苏轼对柳宗元诗歌的大规模接受及其后世影响---再论苏轼的"第一读者"地位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221-225.
[4] 范立舟.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4-8.
[5] 李晓峰. 从少年豪华到文人困顿———李白苏轼诗歌风格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89-192.
[6] 罗莹. 论苏轼的"三良"诗及其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80-284.
[7] 肖寒. 试论苏轼的"自然"论文艺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2): 189-194.
[8] 王秀春. 建安诸子后期心态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183-18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