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7 ›› Issue (6): 299-303.

• 诗学新义 • 上一篇    下一篇

蔡邕的碑文创作观--由《郭有道碑》争议谈起

李贵银   

  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3
  • 收稿日期:2007-09-26 出版日期:2007-11-15 发布日期:2018-11-15
  • 作者简介:李贵银(1979-),女,辽宁海城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 Received:2007-09-26 Online:2007-11-15 Published:2018-11-15

摘要: 蔡邕的碑文作品为碑文创作树立了典范,被誉为表墓之作的正宗。《郭有道碑》是蔡邕碑文的代表作,蔡邕曾有"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之语,此语往往成为人们批评他碑文创作失实的佐证。将蔡邕的《释诲》篇与《郭有道碑》结合起来看,并将郭有道的立身行事与蔡邕碑文的其他碑主相比较,蔡邕此语可理解为对郭有道人品与立身行事的赞美与认同,而非后人理解的为蔡邕反省自己碑文创作失实之语。造成这种误解,源于人们未能从蔡邕对碑文创作的理解与认识出发来考察他此语的本意与他的碑文创作。蔡邕的碑文观主要体现在《铭论》中。他认为碑是继承铭文发展而来的,具有"昭德纪功"的文体职能,并要遵守一定的等级性。从蔡邕的碑文作品中也可抽绎出他的碑文观,这与《铭论》中所体现的碑文观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蔡邕, 碑文观, 礼, 谀墓, 郭有道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李兆洛.骈体文钞〔M〕.上海:上海书店, 1988 .513 .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 .214 .
〔3〕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93-94 .
〔4〕顾炎武.日知录〔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863 .
[1] 杨华. “礼崩乐坏”新论——兼论中华礼乐传统的连续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120.
[2] 刘彦顺. 礼乐制度作为儒家实际生活形态的时机、时态与身体履践——论颜元的礼乐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83-91.
[3] 祁海文. 《淮南子》与儒道礼乐美学的会通与融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92-101.
[4] 程勇. 儒家制度美学要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02-109.
[5] 管正平. 礼运行规律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86-191.
[6] 韩德民.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76-180.
[7] 晁福林. “五刑不如一耻”——先秦时期刑法观念的一个特色[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14-120.
[8] 田澍. 断裂与重塑:大礼议的政治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29-134.
[9] 程广云, 毕竞悦. 论礼法兼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24-31.
[10] . 明清时期天主教中国教区的“祭礼之争”——一种礼仪视角的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46-151.
[11] 周苇风. 论孔子饮酒以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2): 177-181.
[12] 王培友. 宋初百年诗歌的礼仪载体功能及其诗学品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211-216.
[13] 田澍. 震荡与调适: 隆庆政治的走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50-155.
[14] 王美华. 乡饮酒礼与唐宋地方社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80-187.
[15] 赵克生. 明代中后期官礼变动与官礼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149-15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