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1): 24-27.

• 形而上学精神的现实观照 • 上一篇    下一篇

反思现代性:现代性社会基础的解构与重建

洪晓楠, 林丹   

  • 出版日期:2009-01-15 发布日期:2018-11-19
  • 作者简介:洪晓楠,1963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丹,1982 年生,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辽宁大连116024)。
  • 基金资助: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129)

  • Online:2009-01-15 Published:2018-11-19

摘要: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对于现代性的反思,学界逐渐形成了三种话语系统:后现代、多元现代性和反思现代性。其中,反思现代性思潮批判高度现代性的抽象理论,它从分配逻辑、个体化进程和政治的领导角色等三个方面对现代性的社会基础提出质疑。反思现代性诉求一种"虚无的基础”,这个基础是由一种新的理性所构筑的,并通过确定性判断和反思性判断同时完成解构与重建。这种反思现代性对于重新构建现代社会的基础具有积极意义,也成为风险文化的核心。

关键词: 反思现代性, 确定性判断, 反思性判断, 风险文化

中图分类号: 

  • B089

〔1〕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79页.
〔2〕爱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6- 7页.
〔3〕〔4〕Ulrich Beck,"The Reinvention of Politics: Towards a Theory of Reflexive Modernization,”in Ulrich Beck,Anthony Giddens and Scott Lash,Reflexive Modernization: Politics,Tradition and Aesthetics in the Modern Social Order,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1994,PP.2,5-6.
〔5〕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Tubingen: Max Nieneyer Verlag,1996,S.252-254.
〔6〕李泽厚:《历史本体论·己卯五说》(增订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86页.
〔7〕Harvey,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ng,Oxford: Blackwell,1989,P.345.
〔8〕〔10〕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106、255- 265页第106、255- 265页..
〔9〕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11〕孙治本:《个人主义化和第二现代》,《中国学术》2001 年第5期.
〔12〕Scott Lash,Another Modernity,a Different Rationality,Massachusetts: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9,pp.59.
[1] 沈忻昕. 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效能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5-59.
[2] 马特. 论惠特曼城市生态诗学中的“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8-164.
[3] . 黑格尔、分析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6-21.
[4] . 当代社群主义的共同体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2-37.
[5] 范武邱. 论自我与他者语言伦理机制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83-185.
[6] 金艳芬, 张士清. 人性的历史主义形式———肖恩·塞耶斯对马克思人性观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34-36.
[7] 刘力永. “普兰查斯和密里本德之争”的历史真相及其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5-18.
[8] 王雨辰.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4-19.
[9] 李佃来.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向前做”与“向回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0-25.
[10] 陈庆超. 循环、永恒与期望:从时间维度看乌托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36-18.
[11] 江怡. 经验与真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19-23.
[12] 卞绍斌. 自由主义、社群主义与马克思社会概念的当代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17-20.
[13] 陈红英, 戴孝悌. 奥克肖特对集体主义的文本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28-30.
[14] 李凡. 理解何以可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31-34.
[15] 陈丽杰. 问题哲学与哲学问题辨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35-3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