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3): 133-140.

• 历史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民国时期国民党高层政治女性的政治取向与身份认同———以宋庆龄、何香凝为叙述中心

方红姣, 周锦涛   

  • 出版日期:2008-05-20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方红姣, 1978 年生, 历史学博士,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锦涛, 1975 年生, 历史学博士, 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湖南湘潭411105)。
  • 基金资助: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6ZC64)

  • Online:2008-05-20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国民党高层政治女性是抗战时期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 能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中发挥女性主体话语与政治心声。她们在抗战中强调国共合作与坚决反日, 但在经常微妙万变的国共关系中, 她们既有因自身国民党员的身份而拥护国民党领导抗日, 又有强烈的因痛恨国民党反共而支持中共的矛盾复杂心理。而其中宋庆龄、何香凝是最典型的个例。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宋庆龄, 何香凝, 政治取向, 身份认同

中图分类号: 

  • K265

〔1〕〔2〕〔4〕尚明轩等编著:《宋庆龄年谱》,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6 年, 第61 、60 、63 页.
〔3〕〔10〕〔14〕〔34〕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上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第43 -48 、138 、194 、43 -48 页.
〔5〕〔13〕何香凝:《自传初稿》, 《双清文集》下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第206 -207 、203 页.
〔6〕〔30〕〔31〕〔32〕〔33〕〔35〕〔36〕〔37〕何香凝:《双清文集》下卷, 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第8 、365 -366 、371 -372、355 、352 、398-399 、261 -263 、253 -256 页.
〔7〕〔16〕〔23〕〔24〕〔25〕〔40〕〔45〕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宋庆龄———二十世纪伟大的女性》,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第266 、360 -361 、367 -368 、372 -373 、414 、395 、439 页.
〔8〕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上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第73 -78 页;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宋庆龄———二十世纪伟大的女性》,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2 年, 第272 -273 页.
〔9〕陈廷一:《宋庆龄全传》,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 年, 第213 页.
〔11〕吴琴:《邓颖超与何香凝》, 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9 年, 第114 页.
〔12〕尚明轩:《何香凝传》,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年, 第181页.
〔15〕宋庆龄:《向全世界的妇女申诉》(1938 年3 月7 日),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 —1945),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年, 第126 —127 页.
〔17〕何香凝:《三八节我要说的话》,《新华日报》1938 年3 月8日.
〔18〕何香凝:《纪念三八节》,《新华日报》1938 年3 月10 日.
〔19〕宋庆龄、何香凝:《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实行抗战到底》,《新华日报》1938 年4 月17 日.
〔20〕何香凝:《抗战一周年》,《新华日报》1938 年7 月9 日.
〔21〕何香凝:《以良心救济难民》, 《新华日报》1938 年7 月16日.
〔22〕宋庆龄:《抗战以后的中国———抗战二周年纪念告美国友人》,《新华日报》1939 年7 月9 日.
〔26〕〔27〕〔28〕〔29〕宋庆龄:《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 《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 —1945), 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91年, 第638 、643 、644 、645 -646 页.
〔38〕吴琴:《邓颖超与何香凝》, 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9 年, 第192 页.
〔39〕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 —1949 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 上海:上海书店, 2003 年, 第92 -93 页.
〔41〕广州:《救亡日报》, 1938 年9 月20 日, 转引自吴琴:《邓颖超与何香凝》, 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9 年, 第159 页.
〔42〕《毛泽东致何香凝函》, 《毛泽东书信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第106 页.
〔43〕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 奚博铨等译,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4 年, 第155 页.
〔44〕《宋庆龄纪念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第59 页.
〔46〕杨奎松:《宋庆龄何时加入共产党》, 《杨奎松文集》, 2005年6 月19 日, http://www.yangkuisong.net/ztlw/rwyj/000104 .htm , 2008 年2 月1 日.
[1] 张皓. 宋庆龄为新中国诞生所作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35-146.
[2] 王本朝. 骡马曳车:吴宓的悲悯情怀及身份认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77-82.
[3] 聂伟. 社会包容与农民工市民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102-112.
[4] 柳德军. 抗战时期甘肃保甲制度的重构及其异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07-114.
[5] 韩丹. 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与城市适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52-55.
[6] 符静. 抗战时期平、沪沦陷区的文史掌故研究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63-168.
[7] 周立. 文化传播研究的立足点及研究趋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55-258.
[8] 颜琳. "作家"与"战士"意识的交互显现与抑制---延安时期丁玲身份认同现象的个案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201-206.
[9] 熊辉, 谭彩霞. 论抗战时期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儿童保育工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09-211.
[10] 刘永祥. 周作民与抗战时期的金城银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17-12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