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4): 213-215.

• 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项链》中玛蒂尔德人格精神分析学解读

雷小青   

  • 出版日期:2008-07-20 发布日期:2018-11-26
  • 作者简介:雷小青, 1972 年生, 衢州学院教育系讲师(浙江衢州324000)。

  • Online:2008-07-20 Published:2018-11-26

摘要: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项链》一直以其精湛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着读者, 而主人公玛蒂尔德的人格形象分析多年来更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玛蒂尔德的人格, 借以重构玛蒂尔德具有生存危机与道德拯救丰富人格内涵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 弗洛伊德, 人格结构理论, 玛蒂尔德, 人格

中图分类号: 

  • I565.074

〔1〕〔2〕〔4〕〔6〕〔7〕〔8〕〔9〕〔1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7 年, 第57 、50 、61 、62 、59 、61 、61 、47 页.
〔3〕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 第92 页.
〔5〕陆扬:《精神分析文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第26 页.
〔10〕李铮、章忠民:《弗洛伊德与现代文化》, 合肥:黄山书社,1988 年, 第84 页.
[1] 郑伟.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境界诉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0-95.
[2] 唐善林.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6-103.
[3] 蔡唱. 公序良俗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运用——兼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对个人信息的规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67-71.
[4] 冷传莉. 人格物上的权利冲突及其司法化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72-79.
[5]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6]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7]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8] 邓寒梅. 伦理视角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艾滋病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219-222.
[9] 王伟. “先器识而后文艺”:丰子恺的艺术教育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89-191.
[10] 苏畅. 宋代美学推崇审美人格之成因[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1): 236-239.
[11] 肖序, 袁振华. 国有资本人格化实现方式探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52-155.
[12] 张丹丹. 真实人物形象商品化权的域外法律保护模式评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15-119.
[13] 张威. 社会伦理和谐的道德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41-43.
[14] 范立舟. 《东坡易传》与苏轼的哲学思想[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4-8.
[15] 李岩. 论一般人格权的法益性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88-9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