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0 ›› Issue (4): 87-90.

• 后经济危机中的宏观调控 • 上一篇    下一篇

整合性与平衡性:行政判例制度的价值取向

赵静波, 张闯   

  • 出版日期:2010-07-15 发布日期:2018-11-26
  • 作者简介:赵静波, 1974年生, 法学博士,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闯, 1978年生, 法学博士,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吉林长春130022)。

  • Online:2010-07-15 Published:2018-11-26

摘要: 行政判例制度作为司法制度的核心范畴, 是理论建构的突破口; 行政判例作为一种技术方法, 是处理公共领域难题的技术指导。行政判例制度的整合性与平衡性是行政法中的重要价值取向, 明晰两种价值,对论证行政判例制度是具有补充与创新功能的制度模板起到了指导作用。

关键词: 行政判例制度, 整合性, 平衡性

中图分类号: 

  • DF3

〔1〕〔3〕魏德士:《法理学》, 丁晓春、吴越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年, 第295、299页.
〔2〕〔5〕卡尔· 拉伦茨:《法学方法论》, 陈爱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 第19、20 页.
〔4〕考夫曼:《涵摄模式之批判》, 《研究生法学》2007 年第2期.
〔6〕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 第76页.
〔7〕〔8〕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 高家伟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年, 第133 -134、141页.
〔9〕罗豪才:《现代行政法的平衡理论》,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 第18页.
〔10〕陈慈阳:《行政法总论》, 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5 年, 第95页.
〔11〕胡夏冰:《司法权:性质与构成的分析》,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年, 第200 页.
[1] 关保英. 行政行为中的不相关考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52-57.
[2] 侯晓蕾, 崔卓兰. 网络式权力结构与我国行政应急主体权力配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96-98.
[3] 张锐昕. 电子政府内涵的演进及其界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48-51.
[4] 刘福元. 非强制行政行为的法哲学探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58-61.
[5] 崔卓兰, 杜一平. 行政评价法律制度体系标准的具体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62-65.
[6] 张健.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传媒权的法律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3): 80-82.
[7] 杨思斌. 社会救助权的法律定位及其实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46-51.
[8] 袁文全, 杨天红. 政府救济大规模侵权的法律考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90-93.
[9] 李晓倩, 蔡立东. 我国基金会行政规制模式的转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1): 70-75.
[10] 张淑芳. 行政相对人权利拓展的法治理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46-154.
[11] 胡光. “文化法制”的内涵与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60-164.
[12] 杨海坤. 政府法治论在摆脱“东北困境”中的意义和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65-71.
[13] 刘水林. “基本法”“特别法”“程序法”三位一体立法体系的特别构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2-76.
[14] 魏建国. 基于经济要素流动与东北地方法治竞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77-8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