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萧红和迟子建是东北两位杰出的女作家, 对故土的眷恋与深情是她们作品的共同底色。但当以死亡作为切入点, 关注黑土地上人们的生存样态时, 两位作家一个更多地描述非常态的死亡, 一个表现常态死亡; 一个凸现了死的苦难, 一个营造了死的温情; 一个体现出惨烈的哀伤之美, 一个彰显着超然的和谐之美。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创作主体人生经历、审美意识及时代背景的不同。
中图分类号:
〔1〕鲁迅:《萧红作〈生死场〉序》,《鲁迅全集》第6 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年, 第422 页. 〔2〕方守金:《北国的精灵———迟子建论》,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第54 页. |
[1] |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