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
〔1〕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 王之佳、柯金良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 〔2〕徐胜:《海洋经济绿色核算研究》,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 第33页。 〔3〕余芳东:《国外对中国经济实力的几种估算》, 《中国统计》1993年第4期;谢安:《我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兼论国家间经济实力的国际比较》, 《经济与管理研究》1993 年第5期。 〔4〕徐大图、武剑:《天津的经济实力评价》, 《世界经济》1997年第7期;欧俊豪、马逢时、姬孟祥:《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 年第3期。 〔5〕顾六宝、郝海岗:《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的理论问题》,《中国统计》2008年第9期。 〔6〕王笑梅:《辽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834亿元》, 《辽宁日报》2008年7月29 日。 〔7〕《辽宁引才聚智锁定海外高端人才引5000余海归创业》,《辽宁日报》2010年7月26 日。 |
[1] | . 后凯恩斯学派的危机解析及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02-109. |
[2] | 王焕祥, 李静. 中国地方政府竞争演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87-90. |
[3] | 黄伟. 论宏观经济学的思维模式与发展趋势[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92-96. |
[4] | 任太增. IS-LM模型与宏观经济政策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77-79. |
[5] | 张国强. 基于产品差异视角的寡头市场结构效率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39-14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