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其环境— 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保证辽宁生态产业适应市场的需求,逐步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应当着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产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产业,在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合作中依靠技术开发和搞好资金融通发展生态产业。
中图分类号:
〔1〕辽宁省人民政府. 辽宁省“十五”发展规划〔R〕.2000. 〔2〕辽宁省环保局.辽宁环保信息〔R〕.2002, (10) ,(11) . 〔3〕王金南,余德辉. 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环境保护战略的选择〔J〕. 经济研究参考, 2002, (6) . 〔4〕王亚平, 王亚军. 东北老工业基地怎样在调整中加速发展〔J〕. 宏观经济研究, 2002, (4) . 〔5〕宋乃平. 环保产业的发展潜力与对策选择〔J〕. 大连经济研究, 2002, (2) . 〔6〕[日]仲上健一. 地球环保政策与环境产业—— 展望中国的环境产业〔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2, (4) . |
[1] | 姜国刚, 衣保中. 循环经济范式演进的动力机制与系统结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104-108. |
[2] | 韩东太, 杨扬. 经济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关于辽宁经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97-100. |
[3] | 包庆德. 生态哲学视域:绿色科技的时代规范与研究进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22-24. |
[4] | 曹锦秋. 循环经济立法价值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60-62. |
[5] | 姜欣. 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128-130. |
[6] | 李晶. 促进资源再生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131-136. |
[7] | 刘品刚. 以循环经济带动老工业基地振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198-201. |
[8] | 张连国. 从传统经济学到生态经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59-64. |
[9] | 潘天敏, 严坤元. 辽宁省“四位一体”日光大棚与农业循环经济[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1): 79-8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