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1): 110-113.

• 近世史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20世纪30年代何干之的现代化思想

耿化敏   

  1. 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北京100872
  • 出版日期:2004-02-20 发布日期:2004-02-20
  • 作者简介:耿化敏(1979- ) ,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 Online:2004-02-20 Published:2004-02-20

摘要: 20世纪30年代,何干之立足中国,从恢宏的历史视野审视中国现代化,反对“殖民地脱化论” ,倡导文化综合,从而科学划分中国现代化阶段,认定被动式的中国现代化的本位取向,调适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其思想特征表现为强烈的现实关怀精神、浓郁的意识形态话语色彩、注重以经济之眼光探究中国现代化变迁。这使他既站在了同时代人的前列,又留下马克思主义学者鲜明的时代烙印。

关键词: 何干之, 现代化思想, 唯物史观,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 

  • K263

〔1〕〔6〕何干之. 转变期的中国〔A〕. 何干之文集〔C〕.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120, 129.
〔2〕〔3〕〔4〕〔5〕〔8〕何干之. 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史〔A〕. 何干之文集〔C〕.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282, 295, 377,282, 429.
〔7〕章开沅. 离异与回归—— 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M〕. 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 1.
〔9〕刘炼. 风雨伴君行—— 我与何干之的二十年〔M〕. 南宁: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 9.
〔10〕王学典. 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M〕.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22.
[1] 段忠桥. 政治哲学、马克思政治哲学与唯物史观——与吴晓明教授商榷[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28-38.
[2] 付文军. 《资本论》与马克思的技术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85-91.
[3] 刘进田. 40年来中国价值哲学的思维特征及其时代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5-22.
[4]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5] 陈忠. 城市社会的伦理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22-30.
[6] 刘方喜. 论马克思对当代文艺思想史历史唯物主义叙事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5-23.
[7] 张秀琴.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在新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以教科书体系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5-12.
[8] 王雨辰. 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主题与基本特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0-15.
[9] 郑元景. 当代我国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变迁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2-56.
[10] 章辉. 论文艺与政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68-175.
[11] 郭忠义, 张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形态本质、逻辑进路与现实张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30-35.
[12] 徐迎新. 西方马克思主义艺术主体观辨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208-211.
[13] 郭世轩. 审美诉求与意识形态建构的矛盾——关于扬雄“悔其少作”的文化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189-192.
[14] . “武器论”: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217-220.
[15] 陈伟, 冯爱琳. 从文艺美学的视阈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09-21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