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9 ›› Issue (4): 57-68.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发展 • 上一篇    下一篇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我国哲学学科的影响

罗骞   

  1.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 发布日期:2021-01-22
  • 作者简介:罗骞,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99);

  • Published:2021-01-22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国内最活跃也是成果最丰富的学术领域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引进契合了我国思想解放的现实需要,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尤其是对我国哲学学科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论域的积极影响在于,它促使了国内学者后形而上学世界观的形成、批判性哲学思维方式的塑造,并且提供了新兴哲学论题,但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也有消极方面。我们应该在充分肯定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在批判性的反思中克服它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中国哲学;

中图分类号: 

  • B08
[1] 沈忻昕. 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效能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5-59.
[2] 马特. 论惠特曼城市生态诗学中的“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8-164.
[3] . 黑格尔、分析哲学和形而上学的未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6-21.
[4] . 当代社群主义的共同体观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32-37.
[5] 孙慧. “卡尔纳普问题”·卡西尔思路·现代哲学的可能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45-48.
[6] 田冠浩. 告别中世纪的三次理性革命——从霍布斯到马克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54-59.
[7] 范武邱. 论自我与他者语言伦理机制的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3): 183-185.
[8] 宫瑜. 语言意义理解的有效性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34-36.
[9] 金艳芬, 张士清. 人性的历史主义形式———肖恩·塞耶斯对马克思人性观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34-36.
[10] 刘力永. “普兰查斯和密里本德之争”的历史真相及其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15-18.
[11] 王雨辰. 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的三重转换---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4-19.
[12] 李佃来.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向前做”与“向回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0-25.
[13] 陈庆超. 循环、永恒与期望:从时间维度看乌托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36-18.
[14] 陆杰荣. 形而上学的“在世”规定及其“实践”功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5-10.
[15] 李大强. 寻找同一条河流———同一性问题的三个层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21-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