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3): 229-236.

• 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 • 上一篇    

胡适与中国现代传记的发生与初期发展——兼及“传记文学”的概念

张立群   

  1. 山东大学
  • 发布日期:2024-05-28
  • 作者简介:张立群,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基金资助:
    山东大学202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20RWZD06)

  • Published:2024-05-28

摘要: 胡适是中国现代传记史上最重要的理论家、倡导者和写作者之一,在传统传记现代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胡适对于现代传记的贡献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即现代传记的发生和初期发展阶段,通过为他者立传、自传倡导与书写、现代传记的类型划分等系列活动,胡适不仅留下大量的传记作品和文论、形成了自己的现代传记理论,还留下了“传记文学”这一重要的命题。全面考察胡适这一阶段的实践与文论主张,可以深入认知胡适在中国现代传记史上的地位,并在和现代传记历史发展结合的过程中,与当今的传记写作和研究联系起来。

关键词: 胡适;现代传记;他传;自传;传记文学;新文化运动

中图分类号: 

  • I206.6
[1] 李 怡. 巴金:“安那其主义”中的家国情怀[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205-211.
[2] 唐善林. “守正创新”:“美学大讨论”与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191-200.
[3] 吕周聚. 论《子夜》中的布尔乔亚青年群像[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223-228.
[4] 王卫平. 张天翼小说的百年接受与评价及其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229-236.
[5] 黄万华. 国家认同和世界意识:东北抗日戏剧的新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62-169.
[6] 段从学. 大地,或者说愚昧的意义--论《生死场》的"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0-177.
[7] 黎保荣. 何 为 科 学--中国现代文学"科学"内涵及其演变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95-202.
[8] 冯静. 殖民权力场域与东北现代文学话语建构——以《盛京时报》文艺副刊为考察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74-179.
[9] 张娟. 都市文化语境下的学衡派生存悖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3-217.
[10] 汪沛. 新文化的重释与新倡——“中国新文化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5-228.
[11] 刘东方. “1918年起点说”申议——以《新青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1-187.
[12] 宛小平,朱亚坤. 功利和超功利——基于朱光潜和鲁迅的一场争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88-193.
[13] 刘朝霞. 物化·奴化·异化——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童养媳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89-192.
[14] 时世平. 以日为鉴:近代中国文学语言转型的他者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3-188.
[15] 梁建先. 论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城绅”叙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201-20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