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4 ›› Issue (5): 31-39.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中国式现代化研究 • 上一篇    

以“两个毫不动摇”为保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李 政  周希禛   

  1. 辽宁大学
  • 发布日期:2024-11-28
  • 作者简介:李政,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希禛,湖南湘江研究院研究员。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2AZD032);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90025)

  • Published:2024-11-28

摘要: “两个毫不动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两个结合”的重要成果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也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法宝,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并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国民共进”,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现代化一般特征和以人民为中心等中国特色的必要条件。为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 “两个毫不动摇”;中国式现代化;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中图分类号: 

  • F124
[1] 周绍东. 以区域产业协调的“五大创新机制”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17-123.
[2] 卢 江. 市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时空演化与影响因素——基于2012—2021年全国277个城市面板数据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24-133.
[3] 姚战琪. 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对我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3): 167-177.
[4] 周 文 李吉良.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现代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2): 114-124.
[5] 苗 青. 近30年我国第三次分配研究的总体趋势与热点问题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122-135.
[6] 夏翠翠.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人口政策的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148-157.
[7] 韩喜平, 朱翠明. 分配制度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9.
[8]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9] 徐胜.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5-134.
[10] 夏中义. 反映论与“1985”方法论年——以黄海澄、林兴宅、刘再复为人物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42-150.
[11] 李华晶. 制度环境、绿色创业导向与绩效关系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92-99.
[12] 印重, 刘金全, 马昕田. 我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经济波动的动态相关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135-139.
[13] 郭将. 增长的超越———基于技术和制度的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13-117.
[14] 谢琦.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背景下劳动者收入结构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116-118.
[15] 杨志勇, 汤林闽. 调节国有资本: 促进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新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88-9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