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25 ›› Issue (2): 223-231.

• 近代史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南北对峙与南北联络:1920年黄尊三广州之行

李在全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 出版日期:2025-04-24 发布日期:2025-04-24
  • 作者简介:李在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 基金资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LSYZD21012)

  • Online:2025-04-24 Published:2025-04-24

摘要: 1920年12月,历史“小人物”黄尊三有一次意外的广州之行。黄氏在广州观察到,广州护法政府内部庞杂、派系林立、财政窘迫、难有作为。从微观人物史角度考察“小人物”行止,可以管窥南北政权对峙中的交错互动。考察黄尊三此番南下广州之举可以发现,以孙中山为首的广州护法政府通过北方政界要角孙洪伊联络北方,特别是直系集团。作为南方护法阵营的重要成员,孙洪伊为孙中山联络北方所作的努力主要体现在表层和高层,缺少群众基础,实际效果有限。孙洪伊、黄尊三之间的关系类似传统社会的“君子之交”,在“社会革命派”已经兴起的1920年代难以成事。相反,讲求主义信仰、严密组织、群众基础成为此后中国政治变革的新趋向。

关键词: 广州护法政府;微观人物史;北洋军阀;孙中山;孙洪伊;黄尊三

中图分类号: 

  • K26
[1] 张文涛. “新主义”塑造的困局:国民党人的三民主义社会科学论述(1927—1949)[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2): 232-242.
[2] 徐 畅.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洋米与国米市场关系辨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闽粤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25, 0(1): 199-208.
[3] 张皓. 宋庆龄为新中国诞生所作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35-146.
[4] 方前移. 日本在中国长江流域的经济倾销(1931—1937)[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59-169.
[5] 张皓. 无奈与无力:国民党政府对"七·八事件"的评估和处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45-151.
[6] 郑超. 1920年代国民党与青年党关于“党化教育”的论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66-176.
[7] 夏莹. 康德问题与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问题域的源起——基于卢卡奇的“资产阶级二律背反”的一种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3-20.
[8] 刘平,孙昉. 逊清小朝廷与故宫学的萌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48-154.
[9] 杨祥银, 魏焕. 中华医学会与民国时期西医职业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5): 155-161.
[10] 王铁军. 近代以来东北地区森林砍伐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简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163-166.
[11] . 20世纪上半期国内外有关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调查及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5): 139-147.
[12] 王强. “防波堤”的崩溃:抗战胜利后台湾银行业的接收、改组与通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154-162.
[13] 符静. 抗战时期平、沪沦陷区的文史掌故研究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63-168.
[14] 卢骅. 伪满粮食产量问题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86-189.
[15] 龚会莲. 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绩效刍议(1912 -1936)[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214-21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3] 王塑峰, 纪玉山. 东北重化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思考——基于综合竞争优势理论的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30 -41 .
[4]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5]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6]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7] 张亮. 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创新道路析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6 -72 .
[8] 孙琳. 论置身性解释学:在现象学与辩证法之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3 -78 .
[9] 胡大平. 哈维的空间概念与历史地理唯物主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79 -86 .
[10] 卓承芳. 维希留“速度—空间”观刍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87 -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