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3): 166-168.

• 诗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及理论

上官秋实   

  1. 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 收稿日期:2002-10-09 出版日期:2003-05-15 发布日期:2018-10-26
  • 作者简介:上官秋实(197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2-10-09 Online:2003-05-15 Published:2018-10-26

摘要: 作为英国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人物,伍尔夫在创作及理论上都有很高的成就。她认为客观真实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主张通过表现人的意识的流动来反映生活;她眼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表现非个人化的、宇宙和人类的命运。伍尔夫的重要作品《到灯塔去》、《海浪》等都是她的小说理论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 伍尔夫, 意识流, 小说创作, 小说理论, 内心独白, 诗化小说

中图分类号: 

  • I106.4

〔1〕〔5〕〔6〕〔7〕〔8〕〔9〕〔10〕〔11〕瞿世镜. 论小说与小说家〔C〕.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13, 87-88, 8,10, 9, 214, 215.
〔2〕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A〕. 李乃坤,伍尔夫作品精粹〔C〕,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0.48.
〔3〕〔4〕梅弗里德曼. "意识流"概述〔A〕. 袁可嘉,等. 现代主义文学研究〔C〕.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520, 531.
[1] 王天慧. 横光利一与日本新感觉派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41-244.
[2] 王焱. 爱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生与衍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87-190.
[3] 付筱娜. 《宠儿》与《奥德塞》的互文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7-2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