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命十年( 1625) ,努尔哈赤定都沈阳。努尔哈赤认为沈阳乃“形胜之地” ,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且交通四通八达,便于军事行动;由于流经沈阳的浑河与老家苏子河流域有河流相通,可以方便地从家乡将木材源源不断地运来,修筑宫室,并作为生火之用。故努尔哈赤迁都沈阳非一时心血来潮,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后金定都沈阳,对沈阳的政治、经济、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都产生了非凡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
〔1〕清太祖高皇帝实录: 卷九〔M〕. 〔2〕盛京通志〔A〕.元一统志: 卷九〔M〕. 〔3〕〔4〕盛京通志: 卷十八〔M〕. 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本. 〔5〕〔10〕满文老档: 太祖朝: 三十三卷〔M〕. 天命七年正月十八. 〔6〕清太宗文皇帝实录: 卷五七〔M〕. 〔7〕满文老档: 太祖朝: 六十四卷〔M〕. 天命十年正月二十六日. 〔8〕满文老档: 太祖朝: 二十二卷〔M〕. 天命六年五月二十六日. 〔9〕满文老档: 太祖朝: 六十六卷〔M〕. 天命十年十月初三日. 〔11〕戴逸. 简明清史: 第一册〔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84. 〔12〕盛京通志: 卷五二〔M〕.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本. 〔13〕〔14〕盛京通志: 卷三七〔M〕. 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本. 〔15〕王钟翰. 清史馀考〔M〕. 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69. 〔16〕东华录〔M〕. 崇德四年五月. 〔17〕顺治年间档〔Z〕. 四年九月初七日. 〔18〕黑图档〔M〕. 康熙三十九年京来档. 〔19〕盛京通志: 卷三七〔M〕. ; 盛京通志: 卷三八〔M〕.乾隆钦定四库全书本. |
[1] | 赵旭. 沈阳古代文学的历史进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6): 196-200. |
[2] | 杨蕾, 王海涛.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身份转换对策研究———以沈阳经济区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59-61. |
[3] | 董凤丽, 吕杰. 基于综合结构效益指数的沈阳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30-134. |
[4] | 王凤波. 沈阳经济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170-172. |
[5] | 王凤杰, 刘丹. 1920年代沈阳城市建设发展述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06-211. |
[6] | 梁启东.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战略定位、目标模式与路径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119-122. |
[7] | 张丹卉. 论后金时期的"巴克什"群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32-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