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4): 35-40.

• 人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科技发展的对策思考

黄晓霞   

  1. 惠州学院财务处 广东 惠州 516007
  • 出版日期:2004-08-20 发布日期:2004-08-20
  •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黄晓霞(1965 -), 女, 湖南桃源人, 惠州学院副教授, 在读博士生。

  • Online:2004-08-20 Published:2004-08-20

摘要: 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着科技人才竞争、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等方面的挑战。由此, 我国科技发展应在战略调整、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与培养、体制改革等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提高对科技全球化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 科技全球化, 科技, 发展

中图分类号: 

  • G322.0

〔1〕 王春法.浅论科技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 (3).
〔2〕柳御林.如何解读中国竞争力的世界排名[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 , (10).
〔3〕石定寰.论我国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策略与技术关键[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03, (1).
〔4〕 陈东平.浅谈中国应对跨国公司R &D 全球化的策略[J] .市场周刊.财经论谈, 2003 , (8).
[1] 庄友刚. 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3-19.
[2]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3] 薛领, 李涛. 土地要素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40-49.
[4]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5]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6]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7] 刘静暖.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16-124.
[8] 徐胜. 海洋强国建设的科技创新驱动效应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25-134.
[9] 李政.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8.
[10] 程谟刚 常玲. 从中澳媒体发展比较看媒体融合战略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2-206.
[11] 谭顺.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38-46.
[12] 姚鹏. 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成效及协同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27-138.
[13] 蔡永海. 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精神注入时代意蕴——兼谈“美丽中国”目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41-46.
[14] 李政.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内涵、作用与激发保护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79-85.
[15]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