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5): 30-33.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波普尔哲学的杜威起源— — 波普尔与杜威的认知模式之比较

张桂芳, 庞丹   

  1.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110004
  • 出版日期:2004-10-20 发布日期:2004-10-20
  • 作者简介:张桂芳( 1964- ) ,女,吉林扶余人,博士研究生,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 Online:2004-10-20 Published:2004-10-20

摘要: 从认知模式的视角对比波普尔的科学发展的四段图式和杜威的思维五步法,可见二者在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对尝试行动的强调、与进化论思想的相关性以及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思想方面的异同点,从而为波普尔哲学的杜威起源提供佐证。波普尔和杜威在认知模式中都突出了“问题”的重要性,这正是其科学价值所在;有关尝试行动的思想,对于我们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颇有教益;所蕴涵的进化论思想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杜威和波普尔将自然科学方法应用于其他领域的观点对今天也不失借鉴意义。

关键词: 波普尔, 杜威, 认知模式,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B14

〔1〕杜威.思维术〔M〕. 上海: 中华书局, 1935. 75.
〔2〕〔3〕〔4〕〔8〕〔12〕〔15〕波普尔. 客观知识—— 一个进化论的研究〔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130,255, 187, 128, 254, 265.
〔5〕〔7〕〔9〕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222, 222, 318.
〔6〕波· 玛吉. 与卡尔· 鲍波尔的对话〔J〕. 哲学译丛, 1980, (6): 55.
〔10〕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29. 163-164.
〔11〕杜威. 杜威三大演讲〔M〕. 上海: 泰东图书局,1921. 31.
〔13〕杜威. 逻辑: 探究理论〔M〕. 霍尔特,莱因哈特和温斯顿出版社, 1938. 487.
〔14〕爱因斯坦,英费尔德. 物理学的进化〔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 59.
[1]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2] 田洪鋆. 最密切联系原则控制模式欧美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95-103.
[3] 黄鸣奋. “活法”三义:当代西方新媒体艺术宣言例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75-183.
[4] 程谟刚 常玲. 从中澳媒体发展比较看媒体融合战略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2-206.
[5] 臧峰宇. 比较哲学的时代内涵与创新愿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4-29.
[6] 刘平. 背景·命运·前瞻——故宫学与敦煌学的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71-176.
[7] 彭磊. 两汉魏晋时代谏(议)大夫与侍中职能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54-165.
[8] 李翔. 正义的张力:马克思与阿马蒂亚·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40-48.
[9] 宛小平. 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朱光潜、钱锺书谈艺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1): 183-189.
[10]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29.
[11] 吕周聚, 〔日〕藤井省三. 日本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藤井省三教授访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49-154.
[12] 殷学国. 正名与正谊:"母题"观念的中西形态与方法衍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85-194.
[13] 何建宁. “村改居群体”的城市就业徘徊——基于比较优势视角的认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67-72.
[14] . 闻一多与中国新诗同人诗家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180-186.
[15] . 对中国比较文学教材观的反思——兼及王向远与夏景之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211-214.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