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勇. 生物安全立法中附属刑法规范的反思与重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59-67. |
[2] |
付立庆. 间接正犯概念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判断[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78-87. |
[3] |
卫磊. 修正后《立法法》与刑法解释的规范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101-108. |
[4] |
夏伟. 对美国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整体观刍议——将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视为汉学共同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189-192. |
[5] |
徐永祥,侯利文. 城市基层治理的路径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33-38. |
[6] |
朱志峰. 我国刑事司法合作立法的规范、协调与完善——以正在酝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司法协助法》为视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4, 0(3): 66-70. |
[7] |
罗克全. 规范性和描述性:政治哲学的伦理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0-13. |
[8] |
王春业, 郭剑峰. 设立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自动失效制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6): 82-86. |
[9] |
刘建明. 论洪武年间政府公文书写规范的改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5): 161-163. |
[10] |
许富仁. 死刑存在的合法性及范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128-132. |
[11] |
王立新. 科学范式的价值规范及其能动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6-18. |
[12] |
杨林. 构型研究与美学泛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6): 137-140. |
[13] |
胡晓明. 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模式的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5): 185-187. |
[14] |
金鑫.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 从冯沅君到宗璞[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4): 154-157. |
[15] |
张玉. 论建构当代中国政府创新的行政范式[J]. 社会科学辑刊, 2004, 0(2): 4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