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4 ›› Issue (6): 8-11.

• 人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的危机”的困境与超越

鲁献慧   

  1. 洛阳师范学院政法系,河南洛阳471022
  • 出版日期:2004-12-20 发布日期:2004-12-20

  • Online:2004-12-20 Published:2004-12-20

摘要: 人类目前所面临的诸如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等实质上就是人的危机。反思人的

关键词: 人的危机, 以人为本, 人格, 主体

中图分类号: 

  • B089.3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4. 54.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72. 18, 67.
〔3〕列宁全集: 第1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55. 376.
[1] 李西祥. “实体即主体”:齐泽克论作为意识形态的黑格尔本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13-20.
[2] 杨 光. “微众”的批评:“微”时代文艺批评的新主体与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66-73.
[3] 刘阳. 事件的影像—剧场维度与历史主体经验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91-200.
[4] 郑伟. 王国维的美育思想及其境界诉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0-95.
[5] 唐善林. 老子“自然论”美育思想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96-103.
[6] 王峰. 齐马蓝、布里洛盒子与人类主义艺术的破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70-178.
[7] 鲁绍臣. 《资本论》唯物主义政治哲学的内涵及当代意义探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15-20.
[8] 蔡唱. 公序良俗在个人信息保护中的运用——兼论《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对个人信息的规定[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67-71.
[9] 冷传莉. 人格物上的权利冲突及其司法化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5): 72-79.
[10] 张曙光. 主体性价值论的建构及其超越——价值哲学的问题意识及学术进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5-14.
[11]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12] 杜卫. 论美育的内在德育功能——当代中国美育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之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6): 48-58.
[13] 张博.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的科学内涵及现实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99-104.
[14] 汤云. 平等的形态及其主体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15-120.
[15] 黄萍. 生态环境损害索赔主体适格性及其实现 ——以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为理论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3): 123-13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