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8 ›› Issue (3): 80-82.

• 法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络环境下个性化传媒权的法律分析

张健   

  • 出版日期:2008-05-20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张健, 1974 年生, 西北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陕西西安710127)。

  • Online:2008-05-20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网络的出现使得传统的传媒权从集中趋向分散化, 产生了新型的个性化传媒权, 个性化传媒权存在并具自由性、技术性特征, 自由性是个性化传媒权的本质属性, 这种自由是网络自身的特质决定的, 网络中传播信息的行为或多或少带有技术性, 这造就了网络中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信息源, 普通的网络用户为弱源, 是网络中信息源的主要形式, 它们不会对网络空间形成根本性的危害, 也是法律应予特别保护的对象, 而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强源则容易对正常的网络秩序造成大面积的危害。个性化传媒权的自由性是技术性的基础, 自由性为对该权利的法律控制勾勒了原则界限, 而技术性导致的强、弱源关系则为监管机构的监管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对网络的法律调整不能以牺牲网络的自由与创新为代价, 加强对“ 强源” 的法律监控。

关键词: 个性化传媒权, 网络, 强源

中图分类号: 

  • DF36

〔1〕〔2〕宋鸿兵:《货币战争》, 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7 年, 第123 、13 页.
〔3〕张西明:《从Non -regulat ion 走向Regulat ion ———网络时代如何保障言论自由》,《法学》2001 年第7 期.
[1] 宋辰婷. 5G数字技术赋能下网络权力的拓展[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2): 109-117.
[2] 郑元景. 社会转型期网络民粹主义话语形成机制及治理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59-65.
[3] 刘刚 杜爽. 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动力机制的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和深圳市智能企业样本的价值网络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07-117.
[4] 欧阳友权. 网络文学虚拟审美的娱乐边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59-166.
[5] 胡疆锋. 通向及物的现实主义——论网络文学的现实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67-175.
[6] 许苗苗. 网络文学与微时代文学的新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76-183.
[7] 张长立. 网络社群对公共政策执行的积极影响及优化策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74-79.
[8] 张彦华. 网络社群声誉激励机制对公共决策的影响及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6): 88-97.
[9] 张文宏. 特大城市中性别观念差异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126-135.
[10] 曹海军. 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谣言的成因、二重性及其平衡理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34-42.
[11] 罗翔. 网络水军与名誉权的刑法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21-131.
[12] 陈定家. 网络文学20年:若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1-168.
[13] 欧阳友权. 提质换挡期网络文学的进阶之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169-174.
[14] 方兴东 陈帅. Facebook-剑桥事件对网络治理和新媒体规则的影响与启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102-109.
[15] 陈定家. 新时代:文化自信与网络强国[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2-2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