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9 ›› Issue (4): 195-197.

• 艺术观:本质与规范 • 上一篇    下一篇

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

许华   

  • 出版日期:2009-07-15 发布日期:2018-11-22
  • 作者简介:许华, 1963 年生, 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吉林长春130022 )。

  • Online:2009-07-15 Published:2018-11-22

摘要: 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是指汉民族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及其文化结构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心理模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人伦观念等内容, 它们又集中地体现在命名理据、构成方式和体系关联之中,并从这三个方面反映和折射着汉民族多方面的深刻而又复杂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汉语, 别称词, 隐性, 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 

  • H13

〔1 〕《汉语大词典》,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年.
〔2 〕林伦伦、朱永锴:《古诗文别称词与中国文化》,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3 年.
〔3 〕戴鑫等:《中华别称类编》,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9年.
〔4 〕娄国忠:《古诗词中酒的别称》, 《语文知识》2003 年第4期.
[1] 孙咏梅. 多维视角下的隐性贫困测度及其影响因素探究——基于我国建筑业农民工贫困度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6): 100-108.
[2] 朱寿桐. 澳门文学与汉语文学的后现代感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56-62.
[3] 熊焰. 唐五代四史词语考释与《汉语大词典》收词释义商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63-167.
[4] 蔡丽娟, 张芳, 王亚丰. 东北东部边境地区文化特征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47-49.
[5] 王立军, 蔡兴旭. 论中国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退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2): 118-121.
[6] 曲丽玮. 《元刊杂剧三十种》在近代汉语词汇研究中的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189-191.
[7] 朱城. 《汉语大字典》书证拾遗[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4): 190-194.
[8] 文贵良. 黄遵宪:汉语认识的世界视域与现代开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186-191.
[9] 王庆丰. 《哲学通论》的显性逻辑与隐性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13-17.
[10] 徐进, 李作学, 王前. 企业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制约因素与消解对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118-120.
[11] 贾红莲. 哲学如何"介入现实"与"隐性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4): 8-11.
[12] 马利红. 双重书写:显性与隐性的"他者"---《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的中国形象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1): 238-243.
[13] 江守义. 叙事中的评论介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85-189.
[14] 刘萍. “扬”“抑”策略中的民族文化折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212-214.
[15] 王克喜. 汉语中反向表达的辩证逻辑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35-38.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