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可持续发展理论经历了长时间的研究和探索, 得到了一定的丰富和突破, 但在实践中依然无法实施。发展中国家在增长和发展中必然地选择增长;而在物质和技术得到一定的积累之后, 依然依赖和纵容增长的本质, 有其内在的逻辑, 那就是制度的影响。特定的制度纵容和迁就了特定的增长模式。因此, 要想真正推动可持续的实现就应该坚定地改变制度的利益框架, 彻底地扭转当前的增长惯性,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1 〕Solow, R. M. , Sustainabiliyt:An Economist ’ s Perspectives ,The Eighteenth J. Seward Joboson Lecture, Woods Hole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Instiution , 1991 , p. 162 . 〔2 〕Daniel Mazmanian , Paul Sbal ier , " Implementat ion and Public Policy, "Glenview, (1983 ), p. 21 . 〔3 〕Marcha Feldman , Order without Design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Policy Making ,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9 , p. 5 . 〔4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 卷, 曾令先等编译,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6 年, 第46 、40 页. 〔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中央编译局编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 第276 、507 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 第276 、507 页. 〔7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 第126 页. 〔9 〕D W. 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 陈郁等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第53 -54 页. 〔10 〕詹姆思 D. 格活特尼:《经济学常识》, 陈强兵译,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年, 第4 页. 〔11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经济绩效》, 杭行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 年, 第139 页. 〔12 〕戴维斯诺斯:《制度变迁与美国经济增长》, 金永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第166 -169 页. 〔13 〕〔14 〕保罗海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陈宇译, 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8 年,第17 、18 页. |
[1] | 庄友刚. 全球化与区域化:当代城市发展的二重趋势与内在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3-19. |
[2] | 陈燕凤 夏庆杰 王小林. 中国经济奇迹背景下的农村贫困变迁——基于1995—2013年CHIP数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1, 0(1): 129-138. |
[3] | 薛领, 李涛. 土地要素对东北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40-49. |
[4] | 孙久文, 苏玺鉴. 论东北振兴中的城市精明增长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5): 50-62. |
[5] | 董红亚. 中国特色养老服务模式的运行框架及趋势前瞻[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4): 107-114. |
[6] | 任保平.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维动力体系的系统再造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5-10. |
[7] | 杨翠迎. 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发展转变与质量提升——基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回顾[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111-118. |
[8] | 刘静暖. 习近平海洋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学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2): 116-124. |
[9] | 李政. 中国国有经济70年:历史、逻辑与经验[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11-18. |
[10] | 程谟刚 常玲. 从中澳媒体发展比较看媒体融合战略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4): 202-206. |
[11] | 谭顺. 生产力与消费力矛盾运动——马克思解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第五种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38-46. |
[12] | 王宇伟 范从来. 财政支出结构与益贫式增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191-201. |
[13] | 韩文龙. “技术进步——制度创新——企业家精神”的创新组合及其增长效应[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3): 202-212. |
[14] | 姚鹏. 京津冀区域发展历程、成效及协同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127-138. |
[15] | 蔡永海. 绿色发展理念为中国精神注入时代意蕴——兼谈“美丽中国”目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1): 41-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