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由于中国东、中、西部地区各自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 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导致了财政自给能力在地区间的非均衡状态;而现行财政体制安排和税收制度上的某些缺陷又进一步拉大了地区间财政收入的差距。在我国当前各税种归属总体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均衡地区间财政自给能力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商品和劳务在地区间的流通, 将中西部地区的资源税和营业税等税负输出, 以平衡地区间利益格局;二是在坚持统一税法的前提下, 赋予地方适度的税收立法权, 以调动地方税收征管的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
〔1 〕赵志荣:《中国财政改革与各省财政能力不均衡:回顾、分析和建议》, 《公共行政评论》2009 年第2 期. 〔2 〕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 《经济研究》2003 年第3 期. 〔3 〕葛乃旭:《重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构想》, 《财贸经济》2005 年第1 期. 〔4 〕侯石安:《农业税制亟待改革》, 《中国财政》2000 年第1期. 〔5 〕陈耀:《西部经济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难点》, 《西部论丛》2006 年第8 期. 〔6 〕王萌:《资源税税负对收入公平的影响》, 《宏观经济研究》2008 第11 期. |
[1] | 李燕, 王威.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础环境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6): 110-114. |
[2] | 李辉, 全一. 地方政府间合作的协同机制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5): 118-121. |
[3] | 宋官东, 吴访非, 李雪. 公共产品市场化的可能与条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53-58. |
[4] | 李辉. 政府绩效评估功能实现机制研究———以评估对象心理认同为视角[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4): 163-165. |
[5] | 田青. 低、中、高收入群体消费与收入关系的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05-108. |
[6] | 张万强. 转移性收入视角下的政府转移支付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以辽宁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5): 82-86. |
[7] | 田青, 高铁梅.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可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97-101. |
[8] | 王焕祥, 黄美花. 东西部地方政府创新制度化能力及其可持续性的实证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1): 78-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