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数额犯的存在与我国的犯罪概念和犯罪构成理论是密不可分的, 并成为我国刑法理论上所特有的犯罪形态。基于这一领域研究现状, 有必要从刑罚的角度对数额犯进行新的诠释。数额犯是指以一定的违法行为或者结果的数额或数量达到国家认为应该动用刑罚予以处罚的犯罪形态, 其本质是犯罪数额所凸显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达到了刑罚对社会危害性的量的选择, 数额犯中的“数额较大”就是反映最轻刑罚要求的刑罚规制条件, 这是“数额较大”构成要件背后的法律内涵。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年,第416 页. 〔2〕〔18〕〔19〕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年, 第83、97、97页. 〔3〕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第389 -391页. 〔4〕张明楷:《新刑法与法益侵害说》, 《法学研究》2000年第1期. 〔5〕张明楷:《法益初论》,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 第253页. 〔6〕陈兴良:《社会危害性———一个反思性检讨》, 《法学研究》2000 年第1期. 〔7〕〔8〕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年,第14、15页. 〔9〕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年, 第176页. 〔10〕陈兴良:《刑法哲学》,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 第6 页. 〔1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第394 页;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上卷, 北京:法律出版社, 第96页. 〔12〕陈忠林:《应受刑罚惩罚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 《法学季刊》1986年第2期. 〔13〕〔14〕何秉松主编:《刑法教科书》,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7年, 第146、145页. 〔15〕何秉松:《犯罪构成系统论》,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5年, 第88 -89页. 〔16〕张明楷:《犯罪论原理》,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年,第56 页. 〔17〕张明楷:《犯罪概念探讨》, 《法学研究》1989年第3 期. 〔20〕李海东:《犯罪原理入门》,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8年, 第15 页. 〔21〕戈尔丁:《法律哲学》, 北京:三联书店, 1987年, 第151页. 〔22〕〔23〕罗伯特· 考特、托马斯· 尤伦:《法和经济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第722、743 -751页. 〔24〕〔25〕〔26〕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 第56、57、43页. 〔27〕〔29〕徐建峰:《对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反思与重整》, 赵秉志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年, 第82、88页. 〔28〕王政勋:《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条件》, 赵秉志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年, 第3页. |
[1] | 骆群. 受贿罪刑罚配置发展中的立法思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92-97. |
[2] | 王戬. 量刑功能的程序化:轻刑化的另一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2): 56-59. |
[3] | 乔素玲. 鸦片战争时期中西法律观念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12-117. |
[4] | 刘肃勇, 姚景芳. 辽朝刑罚制度考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1): 102-1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