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华民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是发展民族动漫产业的重要素材来源, 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层挖掘和凝炼。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动漫产品, 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精神, 更要充分体现中国文化资源的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民族动漫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继承, 更是一种源于文化资源价值开发与创新的全面提升。惟其如此, 才能有效提升中国民族动漫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际动漫市场中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
〔1〕向勇:《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年, 第22页. 〔2〕邹广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6年, 第129 页. 〔3〕徐浩然:《文化产业管理》,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第216页. 〔4〕王志东:《山东文化蓝皮书》,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199页. 〔5〕〔9〕谭玲等:《动漫产业》,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第8 -14、51 -52页. 〔6〕叶朗:《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年, 第602 页. 〔7〕〔13〕欧阳友权:《2008 中国文化品牌报告》,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8年, 第218 -223、247页. 〔8〕李三强:《浅议中国动漫产业创作的创新之道》, 《中国电视》2007年第10 期. 〔10〕陈博:《我国动漫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 期. 〔11〕张费薇:《动漫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 《经济论坛》2006年第21 期. 〔12〕佟婷:《论动画艺术的审美价值》, 《现代传播》2005 年第2期. |
[1] | 孙民. 唯物史观视阈中的文化自信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9, 0(2): 46-51. |
[2] | .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之路——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42-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