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4): 224-228.

• 美学与人生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后现代文学非人类他者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 《纳尼亚传奇》与《哈利·波特》对比研究

胡铁生韩松   

  • 出版日期:2011-08-20 发布日期:2019-01-17
  • 作者简介:胡铁生, 1952年生,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授, 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吉林长春130012);韩松, 1971年生, 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吉林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130012)。
  • 基金资助: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CSC9782203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9B041)

  • Online:2011-08-20 Published:2019-01-17

中图分类号: 

  • I106.4

〔1〕D. Brown, “The ongoing appeal of the chronicles of Narnia: apartial explanation, ” New Review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Librarian ship,vol.9, no.1 (2003), pp.99 -112.
〔2〕〔15〕C.S.路易斯:《最后之战》, 吴岩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年, 第8 -9、72页。
〔3〕〔10〕〔11〕〔14〕C.S.路易斯:《魔法师的外甥》, 米友梅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年, 第85 -105、105、102、96 页。
〔4〕C.S.路易斯:《凯斯宾王子》, 吴力新、徐海燕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年, 第121页。
〔5〕〔12〕J.K.罗琳:《哈利? 波特与魔法石》, 苏农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 第19、158 页。
〔6〕张改娥:《博爱与仁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3期。
〔7〕W.Hooper, C.S.Lewis: a Companion and Guid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1996, p.402.
〔8〕刘雨邑:《〈哈利? 波特〉中的猫头鹰世界》, 《大自然》2007年第1 期。
〔9〕B.Bettelheim, TheUsesofEnchantment, NewYork:RandomHouse, 1989, p.4.
〔13〕C.S.路易斯:《狮王、妖婆和大衣柜》, 陈良廷、刘文澜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年, 第64页。
〔16〕C.S.路易斯:《“黎明踏浪者”号远航》, 陈良廷、刘文澜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年, 第191页。
〔17〕王妍:《论环境伦理作为生存关切的理论品格》, 《学术交流》2010 年第2期。
〔18〕W.Hooper, ed.“ On Stories” and Other Essayson Literature, New York: Harcourt, 1982, pp.53 -54
[1] 王天慧. 横光利一与日本新感觉派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41-244.
[2] 孙叶红. 奇人·奇想·奇诗———艾米莉·狄金森的诗人特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206-207.
[3] 胡铁生, 常虹. 对抗与和谐:生态意义上的矛盾与统一———论麦尔维尔《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209-212.
[4] 张欲晓. “迷惘的一代”与美国现代主义文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4): 216-217.
[5] 雷小青. 男权语境与宿命意识--《边城》与《一生》主人公悲剧根源的再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3): 269-271.
[6] 上官秋实.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及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166-168.
[7] 王焱. 爱丽丝·门罗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发生与衍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1): 187-190.
[8] 付筱娜. 《宠儿》与《奥德塞》的互文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237-240.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