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4): 235-238.

• 美学与人生建设 • 上一篇    下一篇

“语言本质”内涵的内在逻辑层次

于全有   

  • 出版日期:2011-08-20 发布日期:2019-01-17
  • 作者简介:于全有, 1962 年生, 哲学博士, 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沈阳110034)。

  • Online:2011-08-20 Published:2019-01-17

中图分类号: 

  • D561.5

〔1〕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普及本),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年, 第1128页。
〔2〕〔3〕〔4〕〔5〕〔6〕〔7〕〔8〕〔9〕费尔迪南? 德?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年, 第35、37、35、30、30、42、323、41 页。
〔10〕〔11〕华劭:《语言经纬》,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年, 第6、2页。
〔12〕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7 年, 第98页。
〔13〕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第137页。
〔14〕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年, 第62页。
〔15〕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年, 第273页。
〔16〕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4年, 第871 页。
〔17〕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56 页。
No related articles found!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