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1 ›› Issue (4): 31-34.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视角 • 上一篇    下一篇

“城—哲冲突”与哲人何为———论哲人海德格尔政治失足的阿喀琉斯之踵

高山奎, 杨秋菊   

  • 出版日期:2011-08-20 发布日期:2019-01-17
  • 作者简介:高山奎, 1979年生, 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杨秋菊, 1979年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讲师(黑龙江大庆163319)。
  • 基金资助: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12188)

  • Online:2011-08-20 Published:2019-01-17

中图分类号: 

  • B516.4

〔1〕〔3〕沃林:《海德格尔的弟子———阿伦特、勒维特、约纳斯和马尔库塞》, 张国清、王大林译,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年,第99、189 页。
〔2〕〔4〕〔6〕〔8〕〔14〕〔15〕洛维特:《纳粹上台前后我的生活回忆》, 区立远译,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8年, 第39、72、41、41、68、61页。
〔5〕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1946)》, 孙周兴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年, 第386页。
〔7〕洛维特:《施米特的政治决断论》, 冯克利译, 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 第68页。
〔9〕阿尔法拉比:《柏拉图的哲学》, 程志敏译,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第56页。
〔10〕施特劳斯:《苏格拉底问题六讲———政治学问的起源与苏格拉底问题》(第一讲), 肖涧译, 刘小枫、陈少明:《苏格拉底问题》,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年, 第64 页。
〔11〕Leo Strauss, The Rebirth of Classical Political Rationalism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ought of Leo Strauss, Selected and introduced by Thomas L.Pangle,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9, p.160.
〔12〕施特劳斯:《德意志虚无主义》, 丁耘译, 刘小枫主编:《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8 年, 第129页。
〔13〕布鲁姆:《纪念施特劳斯(1973)》, 朱振宇译, 刘小枫主编:《施特劳斯与古典政治哲学》,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年, 第24页。
[1] 李军学. 重返人与自然的本源关系———论海德格尔后期的生态自然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11, 0(4): 39-42.
[2] 梁玉水. 马克思的诗歌:重构马克思思想的一种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32-35.
[3] 郭晶. 现当代主体性哲学的合理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33-3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No Suggested Reading articles f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