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关乎对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地位等重要问题的判断,对国家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经过20多年探索,形成了基于国际规则和中国特色双重考量的完整制度体系,统计数据被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广泛使用。然而,目前各国官方直接投资统计在总体遵循经合组织准则的前提下仍存在调查方法、统计内容和记账原则等多方面差异。受离岸金融中心和“避税天堂”干扰,双边统计数据差异较大,影响了数据的有效应用。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应与时俱进,推动国际统计规则更新;提高数据开放水平,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问题加强统计监测、分析和预警,加强与其他宏观数据的联动分析,进而更好地服务对外直接投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1] | 张 辉.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影响与实践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136-147. |
[2] | 张锐. 中国农村市场与WTO的对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1): 89-94. |
[3] | 王亚星. 我国加入WTO的深层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81-86. |
[4] | 赵颖奇. 新世纪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关于"海尔"等大型企业集团"走出去"战略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96-99. |
[5] | 郭印. 欧元启动与辽宁经济[J].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0(4): 88-90. |
[6] | 井润田.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22, 0(4): 126-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