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的空间概念是列斐伏尔新的元哲学的核心关键词。空间概念不是抽象的泛指,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社会历史实践建构而成的。空间具有政治性,这里的政治是指社会空间生产中存在广义的支配性和奴役性关系,所以明确空间的政治性也就是确认作为元哲学的空间理论是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在马克思那个时代中贯穿生产、流通和分配领域的资本的逻辑,现在已经在资产阶级的都市化实践中全面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整个日常生活的空间都变成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场所,空间开始从属于交换价值,一切空间存在都变成了可以变卖的商品。这一新的变化呼唤着一种新的政治经济学,即空间政治经济学。在列斐伏尔看来,这种生产关系再生产意义上的空间生产,正是今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卓有成效的自我防御,这种防御建构了“资本主义的幸存”。
中图分类号:
[1] | 欧阳谦. 从“自我”到“他者”的伦理现象学转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74-80. |
[2] | 尚杰. 用形而上学语言否定形而上学——德里达在《暴力与形而上学》中对列维纳斯“他者”的质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81-86. |
[3] | 陈辉. 从现象的奠基到现象的自身给予——对马里翁现象学观念的批判性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1): 87-94. |
[4] | 吴照玉. 资本主义不平等的根源及其解决路径——皮凯蒂与马克思的分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1-26. |
[5] | 王晓红. 茅坤《史记抄》文学价值探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89-192. |
[6] | . 场域、惯习与实践活动的“双向模糊关系”——关于布迪厄的实践活动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4): 25-28. |
[7] | . 评鲍德里亚对时尚的后现代主义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5-10. |
[8] | 蓝江. “类性溢出”的社会变革———论巴迪欧对阿尔都塞的社会变革理论的批判性继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8-11. |
[9] | 张正明, 贺苗. 论年鉴学派对社会历史理论的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6): 190-193. |
[10] | 张首先, 刘延刚. 生态责任价值观的理论建构及实践意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5): 36-38. |
[11] | 仰海峰. 阿尔都塞与马克思哲学研究方法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3): 22-27. |
[12] | 刘开会. 历史的模拟与模拟的历史———利科历史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30-33. |
[13] | 景君学. 德勒兹游牧政治哲学的欲望解辖域化生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34-37. |
[14] | 吕艳红. 政治哲学视野中的公共权力异化成因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1): 15-18. |
[15] | 李艳. 驳斥权利对善的优先性———桑德尔对罗尔斯批评的关键[J]. 社会科学辑刊, 2008, 0(6): 33-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