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观念表达,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思想。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理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蕴含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实事求是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之魂,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系统思维源自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强调整体性和全局性,反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和还原主义;守正创新源自事物的永恒变化和发展,强调坚持和发展、变与不变、原则性和创造性的对立统一,反对教条主义;矛盾分析方法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反对普遍主义和以偏概全。这些方法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助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中图分类号:
[1] | 任晓伟. 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跨越理论的思想贡献[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5-11. |
[2] | 任 鹏.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4): 12-19. |
[3] | 陈红娟. 话语互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相契合的原初形态[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27-33. |
[4] | 汤荣光. 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宅兹中国”——习近平文化思想根脉溯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34-41. |
[5] | 刘宗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三维契合向度——基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整体性审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24, 0(1): 42-50. |
[6] | 田鹏颖. 东北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支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5-12. |
[7] | 徐艳玲.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智能化国际传播:意义向度、传播体系与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6): 79-89. |
[8] | 张占斌.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强起来”的政治经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28-34. |
[9] | 张国祚.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八大优势及其对“西方式现代化”的超越[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35-39. |
[10] | 郭建宁. 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建构和世界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5): 40-45. |
[11] | 张本刚 李晓萌. 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J]. 社会科学辑刊, 2023, 0(4): 30-36. |
[12] | 程美东. 从五四时代到新时代——现代中国的发展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 0(3): 29-38. |
[13] | 杜明娥. 生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内涵[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1): 44-46. |
[14] | 于立军. 弘阔的历史画卷---评《中国改革开放30 年》[J]. 社会科学辑刊, 2009, 0(3): 226-227. |
[15] | 贾科. 科学发展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215-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