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总结与反思改革开放40年来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之成就与缺失,以敏锐的理论触角感知现实与时代精神,在既有业绩的基础上再次出发,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学精神的基础上续写当代中国文论发展之新篇章,是当前文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当下中国思想文化发展所呈现出来的新态势为我们的反思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参照。在反思的过程中,诸如文论何为、强化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文艺乱象”批判、坚持问题导向意识、在古今融会贯通中发现传统资源的价值意义等问题,应该成为我们思考与探究的重点。
中图分类号: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5年,第7页. 〔2〕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 〔3〕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卷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1、675页.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第2版. 〔5〕陈钟凡:《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第5页. 〔6〕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9页. 〔7〕杨鸿烈:《中国诗学大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1页. 〔8〕权雅宁:《中国文学理论知识形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81-282页. |
[1] | 王纯菲. 生命体验的诗化文论--重估宗白华文艺理论的"生存"价值[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28-132. |
[2] | 李昕揆. “文变系乎媒介”:互联网与新世纪的文艺思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24-29. |
[3] | 徐明君. 人民性:延安文艺的民俗学阐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4): 163-1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