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2): 157-161.

• 生态政治的再审视 • 上一篇    下一篇

孙中山工业化思想及其影响

宋正   

  • 发布日期:2018-08-25
  • 作者简介:宋正,1968年生,经济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辽宁 大连 116025)。

  • Published:2018-08-25

摘要: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在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同时,开始思考中国的工业化问题,并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工业化思想。孙中山工业化思想主要包括:中国工业化应走发达国家资本、节制私人资本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坚持走协调发展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必须走对外开放的道路;中国工业化应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发展的道路;等等。孙中山工业化思想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最为先进的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对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工业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三民主义, 孙中山, 工业化, 南京国民政府, 新中国

中图分类号: 

  • K251

〔1〕〔11〕〔12〕〔15〕《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1、325、318、327页.
〔2〕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之部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5-606页.
〔3〕〔4〕〔5〕〔6〕〔14〕〔17〕〔19〕〔20〕〔22〕〔24〕〔30〕《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8、118、119、119、391、391-393、298、297、377、572、399页.
〔7〕〔28〕〔29〕〔42〕〔43〕〔44〕《孙中山全集》第6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4-25、389、377、303、294、294页.
〔8〕〔10〕《孙中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12、962页.
〔9〕〔23〕《孙中山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322页.
〔13〕孙中山:《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88页.
〔16〕〔18〕〔41〕〔50〕《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5、135、192、135页.
〔21〕《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0页.
〔25〕《孙中山全集》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572页.
〔26〕〔27〕〔31〕〔32〕〔33〕〔34〕〔35〕〔37〕〔38〕〔39〕〔40〕《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420、383、399、532、533、498-499、567、403、560、403、321页.
〔3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1页.
〔45〕秦孝仪:《革命文献》第六十九辑,台北: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76年,第189页.
〔46〕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640-644页.
〔47〕〔48〕朱子爽:《中国国民党工业政策》,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3年,第50、52页.
〔49〕柏克斯·M.小科布尔:《江浙财团与国民政府(1927—1937)》,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51页.
〔51〕〔53〕《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678页.
〔52〕《孙中山全集》第7卷,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页.
[1] 何文平. 民初孙中山流亡日本与“第三次革命”的提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9-160.
[2] 赵立彬.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革命参与者的抚恤与安置[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42-148.
[3] 曾业英. 沈翔云回国参加过自立军起义考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134-141.
[4] 贾秀堂. 邮政金融改革与上海邮工运动研究(1929—1935)[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3): 31-37.
[5] 曾军. 托多洛夫的结构主义时期为何如此漫长[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51-157.
[6] 石锋. “工业中心”解构后的工业写作困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6): 205-208.
[7] 佟德元. 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的定位与动态平衡[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 0(2): 163-169.
[8] 王铭. 科学技术与城市化进程[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202-208.
[9] 王家庭, 张换兆.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的互动关系--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5): 94-99.
[10] 任保平.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77-81.
[11] 韩晶. 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及实施方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46-49.
[12] 蓝庆新. 新型工业化条件下的企业信息化建设[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57-61.
[13] 崔向阳. 新型工业化道路内涵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74-78.
[14] 姜爱林. 两化并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77-81.
[15] 戴玉琴周建超. 孙中山现代化模式的构建及其局限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20-123.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4] 刘进田. 孔子“为仁由己”思想与自由价值观之通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5 -7 .
[5] 臧峰宇. 犹太人问题与拜物教秘密的政治哲学探赜——《论犹太人问题》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2 -17 .
[6] 高广旭. 论现代政治的信任难题及其破解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18 -23 .
[7] 李彬彬. 社会平等及其实现的路径——重读《神圣家族》对埃德加尔和蒲鲁东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24 -32 .
[8] 田毅鹏. 社会建设中的传统与现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3 -37 .
[9] 王庆明. 单位化治理的转型与变异:重访新传统主义理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38 -43 .
[10] 徐延辉, 龚紫钰. 社会质量、自我效能感与城市外来人口的社会融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2): 44 -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