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通过控制人的异化劳动和割裂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使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最初的对立,并利用技术理性和异化消费持续地消解着人的总体性和自然的主体性,将自然与资本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空前紧张,即生态危机,进而将生态危机还原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危机和制度危机,而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生态平衡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中图分类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5页. 〔2〕〔5〕〔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57、116、1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0页. 〔4〕〔6〕〔14〕〔17〕〔18〕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62、16、235-236、196页. 〔7〕〔15〕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历史唯物主义与自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75-176、2页. 〔9〕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10〕Gorz, Andre, 〔11〕赫伯特·马尔库塞:《工业社会和新左派》,任立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28页. 〔12〕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494页. 〔13〕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和地球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16〕大卫·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页. |
[1] | 沈忻昕. 我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效能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55-59. |
[2] | 王雨辰. 评阿尔都塞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34-39. |
[3] | 马自力. 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21-25. |
[4] | 李慧青. 马尔库塞科技异化思想的现代性反思[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36-38. |
[5] |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