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4): 147-151.

• 可持续发展与能源经济 • 上一篇    下一篇

基于VAR模型的中国能源需求动态计量分析

杨肃昌, 韩君   

  • 发布日期:2018-08-27
  • 作者简介:杨肃昌,1964年生,管理学博士,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韩君,1980年生,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商学院统计学院讲师(甘肃 兰州 730000)。

  • Published:2018-08-27

摘要: 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测算价格、经济增长、人口、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城市化、技术进步和环境政策等因素对能源需求的影响程度和方式,将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能源系统的动态变化,为能源规划及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市化对能源需求有正的冲击;人口、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有负的冲击;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冲击并不显著。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最大,人口和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次之,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进步对能源需求的贡献度最小。可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实现中国节能目标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能源需求, VAR模型, 能源战略

中图分类号: 

  • F062.1

〔1〕陈清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63-269页.
〔2〕叶荣泗、吴钟瑚:《中国能源法律体系研究》,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第301-303页.
[1] 盛丽颖, 杨志安. 中国碳减排税收政策的效应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3): 157-159.
[2] 李政.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与机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4): 141-14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3] 聂锦芳. 马克思思想的起源及对其一生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32 -39 .
[4]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5] 霍存福. 宋代“鞫谳分司”:“听”“断”合一与分立的体制机制考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22 -31 .
[6] . 中国俄罗斯族文化形态演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93 -95 .
[7] . 跨国公司全球化治理模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1): 132 -136 .
[8] . 当前我国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以江西赣南A市农民工调查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70 -73 .
[9] . 论公有制是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85 -89 .
[10] .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之路——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观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42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