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话美学思想的文本观,既区别于传统主客二元论美学模式中的文本观,同时又与解构主义的文本观念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对话美学思想中,文本是自律性与开放性的辩证统一,是审美主体间对话关系的本质体现。
中图分类号:
〔1〕〔10〕〔15〕〔16〕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79、405、149、305页. 〔2〕〔12〕严平编:《伽达默尔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71、516页. 〔3〕〔21〕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3、57页. 〔4〕〔14〕〔20〕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493、74、39页. 〔5〕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6〕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七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00页. 〔7〕〔9〕K.M .Newton. Twentieth-Century Literary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8、pp.237,152. 〔8〕Josué V.Harari.Textual Strategies: Perspectives in Post-Structuralist Critisi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p.130. 〔11〕 Brice R. Wachterhauser. Hermeneutics and Modern Philosophy.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p.389. 〔13〕〔17〕〔18〕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第70、39、41页. 〔19〕 Hans-Georg Gadmer.Truth and method.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1975,p.98. 〔22〕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60页. 〔2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424页. 〔24〕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318页. |
[1] | 陈伟. 论中国现代美学形态的发展历程——以新古典美学形态为重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1-188. |
[2] | 祁志祥. 变与不变: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历时解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89-198. |
[3] | 汤拥华. 从“风景的发现”到“临照的美学”——“诗人宗白华”的另一种读法[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4): 199-208. |
[4] | 张晶. “凡象,皆气也”——诗学意象观念与气论哲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9-186. |
[5] | 袁济喜. “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87-194. |
[6] | 李健. 天人合一:感物美学的哲学根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95-204. |
[7] | 张法. 灵-mana-spirit:原始艺术的文化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2): 178-184. |
[8] | 魏义霞. 谭嗣同哲学研究亟待拓展的12个空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14-119. |
[9] | 刘旭光. 作为交感反思的"审美的观看"--对现象学"审美观看"理论的反思与推进[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77-187. |
[10] | 张云鹏. 审美态度与意向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88-197. |
[11] | 刘彦顺. 以"无时间性"消弭审美丰富性--论柏拉图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1): 198-206. |
[12] | 兰希秀. “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22-224. |
[13] | 陶水平. 意象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以朱志荣意象创构论美学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0-167. |
[14] | 毛宣国. “意象”概念和以“意象”为核心的美的本体说[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68-175. |
[15] | 韩德民. 在与文化生活世界的连续性中定位“意象”的功能和属性[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176-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