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全球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保险金信托作为结合保险与信托功能的创新型金融产品,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发展,但在我国一直未得到重视,致使我国目前尚未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保险金信托产品。《信托法》的颁布使我国的金融信托业务逐步走上规范发展道路,各金融行业与信托业的合作动向备受关注。当下深入探讨在我国推出保险金信托产品的对策,从而实现保险客户、保险公司和信托公司的共赢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
〔1〕高英慧:《中国开展寿险信托业务的可行性分析》,《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年第8期. 〔2〕刘涛、林晨:《我国人寿保险信托制度创新初探》,《上海金融》2008年第12期. 〔3〕付平:《保险金信托法律问题研究》,http://wenku.baidu.com/view/f5547c1352d380eb62946d3a.html 〔4〕周翊:《我国发展保险信托的可行性分析》,《内江科技》2007年第6期. 〔5〕李悦:《对交叉性金融业务发展的思考》,《金融电子化》2006年第6期. 〔6〕付健:《论我国构建信托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中国保险报》2006年3月11日. 〔7〕陈北:《保险金信托:我国保险业同信托业之间的“鹊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10期. 〔8〕刘向东:《新形势下信托保险的互动发展》,《保险研究》2004年第5期. 〔9〕潘秀菊:《人寿保险信托所生法律问题及运用之研究》,台北:元照出版社,2001年. 〔10〕海原文雄:《英美信托法概论》,日本:有信堂出版社,1998年. |
[1] | 吴力波,李长河,汤维祺. 关税与非关税气候壁垒对中国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98-107. |
[2] | 江晓成. 清前期河工体制变革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18-124. |
[3] | . 协调推进中国金融发展和资本账户开放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2): 120-125. |
[4] | 马树才, 胡立杰, 王永刚. 壮大东北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思考[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6): 114-117. |
[5] | 田丽. 我国金融发展中教育的贡献与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72-174. |
[6] | 宋煜凯. 中国民营企业境外上市的最大障碍——公司治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180-183. |
[7] | 马新, 王大中. 重罚非法使用知识产权行为的有效性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76-177. |
[8] | 高新宇. 金融全球化趋势下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对策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81-182. |
[9] | 姜晓秋. 论思想解放与技术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3): 31-35. |
[10] | 肖万春. 入世后中国农村金融结构优化的战略重点[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6): 91-95. |
[11] | 任际.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金融法制新理念[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98-101. |
[12] | 于左. 中国结构基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94-99. |
[13] | 龚明华. 金融信息化、电子支付及网络银行[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205-207. |
[14] | 熊志根. 加快我国跨国R&D投资创新升级[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81-84. |
[15] | 龚明华. 经济发展中的政策性金融功能分析与框架设计[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1): 85-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