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12 ›› Issue (5): 241-242.

• 会议综述 • 上一篇    

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2012年辽宁省哲学年会会议综述

张宗艳   

  • 出版日期:2012-09-15 发布日期:2018-08-28
  • 作者简介:张宗艳,1976年生,哲学博士,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辽宁 沈阳 110036)。

  • Online:2012-09-15 Published:2018-08-28

摘要:

中图分类号: 

  • B02
[1] 于淼, 孙海涛. 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思想及方法论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40-42.
[2] . 论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生命存在论建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3): 11-15.
[3] 赵江飞. 恩格斯辩证法的黑格尔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35-38.
[4] 赵旭. 论马克思自然观及“五元论”的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5): 42-45.
[5] 王桂山. 实践理性及其筹划本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5): 36-40.
[6] 王会平. 论哲学“终极关怀”[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26-30.
[7] 李香晨. 进化系统辩证法的演化范畴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31-34.
[8] 郭国勋. 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实质:创造性结合的"艺术整体"[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2): 4-7.
[9] 曾志. 西方知识论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4-9.
[10] 李兴武. 铸造快乐的人生——孙鹤"遗憾学"三部曲评价[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1): 190-191.
[11] 彭新武. 社会规律之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21-25.
[12] 尚东涛. 自然"是":可知抑或不可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26-31.
[13] 李天鹤. 真理的属性范畴辨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5): 153-155.
[14] 仰海峰. 认识的历史性构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0-16.
[15] 周小兵. 真理的共识论与文化共识[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2): 22-2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林毅夫, 付才辉.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吉林振兴发展研究——《吉林报告》分析思路、工具方法与政策方案[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 -16 .
[2]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3] 邹小站. 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56 -164 .
[4] 王法周. 钱大昕的君道观及其意义世界[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65 -171 .
[5] 党圣元.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 题 与 导 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5 -10 .
[6] 王开玺. 近代中国“王爷外交”四重奏[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5): 170 -178 .
[7] 鲁绍臣.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坚守"与"逃离"--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吸纳范畴谈起[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3): 40 -44 .
[8] 〔加〕罗伯特·韦尔. 作为道德哲学家的马克思——马克思的道德观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5): 5 -9 .
[9] 张岩, 李闯. 马克思的社会时间观与人的自由[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36 -39 .
[10] 杨波. 数字时代录音制作者权利的法律保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3, 0(6): 98 -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