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5 ›› Issue (1): 10-15.

• 哲学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数字增强”的价值及伦理问题

肖峰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科学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北京100089
  • 收稿日期:2004-10-20 出版日期:2005-01-15 发布日期:2018-10-23
  • 作者简介:肖峰(1956-),男,重庆人,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技哲学和科技社会学研究。

  • Received:2004-10-20 Online:2005-01-15 Published:2018-10-23

摘要: 数字技术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呈现出从对象到人、从人的生理到心智的扩展趋势,从而有可能像“基因增强”的设想那样出现人的“数字增强”的前景。数字增强可以使人的存在和发展方式产生实质性的革命,但由此又引导出一些根基性的哲学问题,如人的形神关系问题,人的终极追求与价值问题,以及一系列牵涉到人的隐私、权利和公平之类的伦理问题,这是哲学面对未来技术发展必须应对的挑战。

关键词: 数字化, 数字增强, 信息,

中图分类号: 

  • G301

〔1〕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社会的设计、文化与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44.
〔2〕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79.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1.
〔4〕雪瑞·托克.生活在屏幕上:网络时代的自我认同〔M〕.伦敦:韦登菲尔德和尼克尔森出版社,1996.258.
〔5〕戴维·申克.信息烟尘〔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36.
[1] 王立新. 科学范式的价值规范及其能动作用[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3): 16-18.
[2] 胡杨, 佑素珍. 中国科学社会学的研究现状及其问题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46-50.
[3] 肖峰. “数字增强”的价值及伦理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 0, (): 10-15.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