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1): 117-121.

• 古史新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民族史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以中国古代民族史事为例

何溥滢   

  1. 辽宁省民族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2
  • 收稿日期:2002-02-16 发布日期:2018-10-26
  • 作者简介:何溥滢(1941-),女,满族,辽宁西丰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民族史研究。

  • Received:2002-02-16 Published:2018-10-26

摘要: 中国民族史包含中国各民族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互相渗透、互相融合,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他们对中国历史有强烈的自觉认同感,历史认同导致国家认同。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中,团结互助是主流,并因此而共同进步。各民族都有着自强不息的创业历史和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宝贵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应该挖掘和弘扬,使之内化为当代人的人格力量,进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认同, 国家认同

中图分类号: 

  • K18

〔1〕长春真人西游记: 卷上〔M〕.
〔2〕黑鞑事略〔M〕.
〔3〕明神宗实录: 万历十一年九月甲辰〔M〕.
〔4〕晋书: 卷110: 慕容俊载记〔M〕.
〔5〕治通通钅监: 卷213〔M〕.
〔6〕魏书: 卷4: 世祖纪〔M〕.
〔7〕〔8〕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303, 409.
〔9〕汉书: 卷94.匈奴传下〔M〕.
〔10〕后汉书: 卷88: 西域传〔M〕.
〔11〕金史: 卷88: 唐括安礼传〔M〕.
〔12〕〔13〕锡伯族简史〔M〕. 北京: 民族出版社,1986. 61-65, 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