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5): 46-49.

• 经济研究 •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型工业化的动力机制及实施方略

韩晶   

  1.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天津300071
  • 收稿日期:2003-05-02 出版日期:2003-09-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韩晶(1975-),女,黑龙江牡丹江人,经济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
  • 基金资助:
    200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2AJL006)

  • Received:2003-05-02 Online:2003-09-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新型工业化是21世纪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新型工业化节能高效、文明式发展方式主要得益于它的引擎--信息化,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技术和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之路是21世纪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惟一选择。信息产业的壮大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基础,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与提升传统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加速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拥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惟此,才能尽早实现新型工业化。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信息化, 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 

  • F403

〔1〕钱纳里, 等.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2〕西蒙 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3〕波拉特.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7.
〔4〕Daniel Bell. The Social Framework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Computer Age, A Twenty-Year View , The MTT Press , 1979.
[1] 任保平. 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性与新型工业化中的再工业化[J]. 社会科学辑刊, 2005, 0(4): 77-81.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