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5): 135-141.

• 20世纪中国文学 • 上一篇    下一篇

窦、林、黄三部早期中国文学史比较

周兴陆   

  1.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200433
  • 收稿日期:2002-12-25 出版日期:2003-09-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周兴陆(1971-),男,安徽合肥人,文学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和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史研究。

  • Received:2002-12-25 Online:2003-09-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国人自著的中国文学史著,最早的有窦警凡的《历朝文学史》、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和黄人的《中国文学史》。20世纪头十年里,社会思潮风起云涌,新旧文化交锋冲突。这动荡时代里复杂的思想文化观念,也体现在上述三部中国文学史著中。这三部中国文学史在史学观念、文学思想、著述精神和编写体例上都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将它们做一番比较,对于了解中国文学史学的开创,是不无意义的。

关键词: 窦警凡, 林传甲, 黄人, 中国文学史, 文学史学

中图分类号: 

  • I207.65
[1] 姜桂华. 梁启超崇高美学思想初探[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6): 166-169.
[2] 王锺陵. 论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过程及其走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0(4): 135-143.
[3] 黄万华. 战时中国:现代中国形象完整呈现的开端[J]. 社会科学辑刊, 2002, 0(4): 153-15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