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5): 163-166.

• 学人论坛 • 上一篇    下一篇

欧阳修词审美特色新论

吴小英   

  1.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37
  • 收稿日期:2002-12-03 出版日期:2003-09-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吴小英(1972-),女,浙江金华人,文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2-12-03 Online:2003-09-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比较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词与冯延巳词、苏轼词及柳永词,映照出欧阳修词深婉、疏隽、谐俗之三大审美特色,可证欧阳修词并非承袭了花间词派之风格,因而,应予肯定欧阳修词在宋词史上的承前启后之地位与功绩。

关键词: 深婉, 疏隽, 谐俗, 欧阳修, 地位与功绩

中图分类号: 

  • I207.23

〔1〕唐圭璋.全宋词: 第一册〔M〕. 北京: 中华书局,1999. 153-203.
〔2〕吴相洲,王志远. 历代词人品鉴辞典〔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62-71.
〔3〕〔8〕吴熊和. 唐宋词通论〔M〕.杭州: 浙江古籍出版社, 1989. 182,191.
〔4〕〔7〕〔9〕王国维. 人间词话〔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106, 110, 92.
〔5〕黄畲. 欧阳修词笺注〔M〕.北京: 中华书局, 1986. 1.
〔6〕吴曾. 能改斋漫录: 卷十六引〔M〕.
〔10〕谢章铤.眠琴小筑词序〔M〕.
[1] 王晋隆. 历史的回映现实的观照--评《唐宋文名篇》[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6): 166-167.
[2] 王晋隆. 经典与通俗的和谐--名家选注《唐宋词名篇》略评[J]. 社会科学辑刊, 2001, 0(2): 171-172.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田洁. 如何理解“朋友作为另一个自身”[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 .
[2] 卢军. 极富柔情的孤独的斗士——汪曾祺眼中的鲁迅[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 -3 .
[3] 徐晓芳,刘春年. 中美应急网站文化差异分析——基于中美在线应急网站的测评与比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4 .
[4] 程广云. 政治的形而上学和实践哲学——从毛泽东的“两论”到邓小平的“三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5 -11 .
[5] 刘森林. 焦虑:《启蒙辩证法》的主题[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5 -9 .
[6] 崔秋锁. 论马克思价值观的哲学思想前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2, 0(1): 14 -19 .
[7] 任常青.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理论的创新和构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25 -34 .
[8] 任保平. 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变化及其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35 -43 .
[9] 郭冠清.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创新[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44 -54 .
[10] 何文炯. 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的机理分析及效应提升[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5): 55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