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辑刊 ›› 2003 ›› Issue (6): 181-183.

• 学术短论 • 上一篇    下一篇

侠骨飘香--侠精神流传原因探析

王一涵   

  1.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5
  • 收稿日期:2003-07-18 出版日期:2003-11-15 发布日期:2018-10-29
  • 作者简介:王一涵(1980-),女,辽宁沈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 Received:2003-07-18 Online:2003-11-15 Published:2018-10-29

摘要: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从《史记》开始正式登上文学史的舞台。侠义精神虽然被封建正统思想所排斥,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传承和健康人格心理的需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倍受推崇,积淀为中国人性格深处的侠者气质,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侠, 文化传承, 人格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 

  • I206.2

〔1〕鲁迅. 三闲集 流氓的变迁〔A〕. 鲁迅全集: 第四卷〔C〕.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123.
〔2〕闻一多.关于儒、道、土匪〔A〕.闻一多全集: 第三卷〔C〕. 北京: 三联书店, 1982. 469.
〔3〕墨子 备梯〔M〕.
〔4〕墨子 经说上〔M〕.
〔5〕〔6〕墨子 兼爱下〔M〕.
〔7〕何新. 侠与武侠小说源流研究〔J〕. 文艺争鸣, 1988, (1) .
〔8〕章太炎. 检论儒侠〔A〕. 章太炎卷〔C〕.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223.
〔9〕结客少年行〔Z〕.
〔10〕论语 为政〔M〕.
〔11〕左传 隐公五年〔M〕.
〔12〕孟子 滕文公上〔M〕.
〔13〕左传 昭公二十三年〔M〕.
〔14〕尼采. 瞧, 这个人〔M〕.北京: 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6. 107.
〔15〕马斯洛. 自我实现的人〔M〕.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1, 16.
〔16〕林语堂. 吾国与吾民〔M〕.
[1]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178.
[2] 王锺陵. 《庄子·大宗师》“真人三解”释[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48-160.
[3] 胡胜. 《西游记》与全真教关系辨说——以“车迟斗圣”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1-166.
[4] 章建文. 清初文学批评语境下张英的文学观——以《御选古文渊鉴》为中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6, 0(6): 167-173.
[5] 杜桂萍,马丽敏. 经学思维与俞樾戏曲创作[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190-199.
[6] 王颖. 论《老学庵笔记》的小说学意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08-212.
[7] 周淑婷. 金圣叹“奇绝”审美范式探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6): 218-221.
[8] 李建国. 论陶渊明对太康繁缛文风的接受与疏离——兼论陶渊明的美学自觉[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5): 202-217.
[9] 祁志祥. 清代词论的“尊体”取向[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44-153.
[10] 赵毓龙,胡胜. 因循与重构:《昇平宝筏》对西游故事的改造——以“黄袍郎”为例[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4-158.
[11] 郭世轩. 崇文·尚清·真美——钟嵘对陶渊明的评价及其影响[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4): 159-162.
[12] 丁建定,任志强. 基于模糊层次综合评估法的养老保险基金投资风险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39-44.
[13] 殷学国. 鲧的变形:中国古代天灾救济叙事观念分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1-176.
[14] 胡建次. 清以降词集序跋对婉约与豪放之宗的消解[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3): 177-181.
[15] 魏洪洲. 陈、白二氏《九宫谱》《十三调谱》考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5, 0(2): 189-197.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可云. 论老工业基地的内部“缺新”与外部“有新”——成因、适用理论与振兴新思路[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21 -29 .
[2] 尹志超, 杨超. 夫妻相对收入与幸福感[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42 -50 .
[3] 孙巍, 王亚君. 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动态演化机理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51 -59 .
[4] 张一兵. 义肢性工具模板和符码记忆中的先行时间——对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的解读[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60 -65 .
[5] 郭渊. 民国时期政府对领海制度的讨论及对海洋权益的维护[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93 -100 .
[6] 田丰. 生育政策调整后中产阶级的生育意愿研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调查[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33 -143 .
[7] 邹小站. 清末民初思想话语中的“民权”与“国权”[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56 -164 .
[8] 于景祥. 王文濡的骈文史论[J]. 社会科学辑刊, 2017, 0(6): 172 -178 .
[9] 王雨辰. 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化与差异政治学的重构——哈维《希望的空间》的解放政治学[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31 -41 .
[10] 庄友刚. 马克思主义城市观视域下的当代城市发展探析[J]. 社会科学辑刊, 2018, 0(2): 42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