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6期 刊出日期:2003-11-15 上一期    下一期
    本刊特稿
    新形势下振兴老工业基地的综合方略
    陈清泰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4-9. 
    摘要 ( 161 )   PDF(pc)(188KB) ( 173 )   收藏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提出并实施调整、改造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举措。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对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哲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王桂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0-14. 
    摘要 ( 324 )   PDF(pc)(142KB) ( 627 )   收藏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惟一不可超越的哲学。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的革命的本质、"改变世界"的实践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集中体现。而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和理论视野的开放性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价值的内在根据。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不仅要正确解释文本,也要开展广泛的对话,但最要紧的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发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费尔巴哈哲学:现代哲学的重要开端
    董晋骞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5-20. 
    摘要 ( 232 )   PDF(pc)(176KB) ( 332 )   收藏
    过去人们只把费尔巴哈哲学看成从黑格尔到马克思哲学的中间环节。这是对费尔巴哈哲学的狭隘性理解。费尔巴哈哲学是现代哲学的早期形式。费尔巴哈哲学对西方现代哲学的重大贡献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根本上克服了雄霸西方2000多年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哲学,开创了历史赋予的"转向"的工作,用"感性哲学"替代2000多年逻各斯主义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用"思维的直观"替代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确定人是哲学的核心和全部秘密;另一方面是用"新哲学"寻找早已失去的但曾是本己的家园。历史发展充分证明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理性直观"等概念是一些极具张力的范畴,费尔巴哈的整个新哲学和崭新思维方式为现代西方哲学打造了"宽阔"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规律之辨
    彭新武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21-25. 
    摘要 ( 182 )   PDF(pc)(150KB) ( 179 )   收藏
    当前人们在社会规律认识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误区:对规律的确定性僭妄;对纯粹"客观"规律的诉求;唯理主义倾向;过分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之间的差别。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只能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任何超历史的规律从根本上讲都是不存在的。客观性即主体间性,人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己的特征,只能确认自身的状态。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之间有内在统一性。考察历史发展规律必须联系具体的历史发展时期,否则极易陷入抽象的思辨和形而上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理、法:建构现代伦理的三维度
    刘东升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26-31. 
    摘要 ( 100 )   PDF(pc)(178KB) ( 242 )   收藏
    情、理、法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意蕴,在不同社会人际关系的互动和社会秩序整合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从人的自然属性意义上说,情是本能的情欲,理是人独有的用以控制和调节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能力,法是人为了生存而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从中国古代宗法伦理社会角度说,情是基于血缘的亲情及推演,理是血缘人伦之礼,法的积极含义等同于礼,消极的一面是刑;在现代法理社会中,法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实现人的尊严和幸福的规则体系,理则是人对自身和社会的公平、正义、合理的设计和选择的理性,情则是作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满足的情感体验和人性提升。可以说,情、理、法决定人的基本生活样式,三者作为人的共同属性始终是构成伦理体系的三个基本维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态纪"思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思维
    王志平, 李世雁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32-35. 
    摘要 ( 109 )   PDF(pc)(121KB) ( 107 )   收藏
    "生态纪"思想的提出,给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希望和可能。"生态纪"是继地球的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之后的一个时代纪元。要在宇宙过程的广泛背景之下,理解人的可生存性和危机的严峻性。"生态纪"就意味着创造性的生机,创造性是"生态纪"的动力,也决定了"生态纪"的必然与可能。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需要形式化吗?--对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公式化的质疑
    迟维东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36-39. 
    摘要 ( 138 )   PDF(pc)(126KB) ( 523 )   收藏
    不同的逻辑分支学科有着不同的理论叙述方式。普通逻辑分支中的基本规律理论是以自然语言为载体的逻辑基础学科理论,引入人工语言的符号公式后反倒出现与规律的自然语言叙述不协调甚至矛盾的情况。同一律的公式(A→A)与此规律的内容表述并不一致;不矛盾律的形式化公式($\overline{A\vee \bar{A}}$)也是不全面的,因为它漏掉了对两个具有反对关系的思想同真情况的排除;排中律的形式化公式($A\vee \bar{A}$)也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没有涵盖排中律对于下反对关系的应用。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用自然语言进行表述已经满足了理论的明确性,而对它们再予以形式化的公式刻画反而弄巧成拙。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不需要形式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学研究
    当前中国村民自治的难题及其突破
    赵秀玲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40-45. 
    摘要 ( 160 )   PDF(pc)(171KB) ( 284 )   收藏
    20多年中国的村民自治在经济建设、建章立制和民主意识自觉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巨大的难点和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一是过于依赖西方的自治理论及模式,而忽略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特殊文化语境;二是权力与自治间充满强烈的矛盾冲突;三是过于重视"硬件"而忽视"软件"建设。因此应注重研究和理论创新,加强系统细致的立法建设,并将文化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执政党建设
    刘力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46-49. 
    摘要 ( 130 )   PDF(pc)(122KB) ( 226 )   收藏
    我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改变了改革开放前利益结构的单一整体性,呈现出利益单元的多元化、利益观念的多元化和利益意识的觉醒。由此对执政党的高度认同、高度服从、高度信任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公共行政危机与政府制度变迁
    金太军, 张劲松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50-54. 
    摘要 ( 107 )   PDF(pc)(141KB) ( 175 )   收藏
    政府在制度变迁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公共行政存在着多方面的危机,需要政府自身进行制度变迁。政府组织制度、政府人力资源制度和政府行为制度构成了政府制度变迁的三个主要层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理论研究
    论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历史演进
    孔令锋, 黄乾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55-59. 
    摘要 ( 130 )   PDF(pc)(159KB) ( 131 )   收藏
    历史上对劳动力产权进行系统探讨的第一人当属马克思。马克思的劳动力产权理论主要包括劳动力产权性质、劳动力产权形式与权能结构、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力产权、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产权的两重性等四个方面的内容。自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从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舒尔茨、贝克尔到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代表罗默、卢卡斯等,分别从人力资本外部性与价值的角度论证了建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必要性。在现代企业理论发展过程中,德姆塞茨、阿尔钦、威廉姆森等人分别从激励监督、资本专用性、人力资本的抵押性质等多个角度对人力资本产权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理论研究方向将发生重大转变,即从单一强调非人力资本在产权制度安排和企业所有权安排中的地位及其对企业效率的影响,转向重视人力资本产权对所有权安排及绩效的影响。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其成果,对于正在迎接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挑战的中国来说,具有较强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济研究
    中国经济增长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张湛彬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60-65. 
    摘要 ( 179 )   PDF(pc)(174KB) ( 319 )   收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仍具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的过程也是实现竞争优势的过程,寻求竞争优势要依托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渐进改革和比较优势的发挥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中国奇迹",在进一步的改革发展中应遵循比较优势战略,实现从"帕累托改进"到"卡尔多改进",加速增量与存量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球化、国有企业与产业竞争力
    李曦辉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66-70. 
    摘要 ( 246 )   PDF(pc)(154KB) ( 223 )   收藏
    为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早在封建社会晚期就产生了政府干预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直到20世纪30年代,由凯恩斯将其发展到极至,产生了与自由经济理论相对立的国家干预理论。到了经济全球化时代,产业竞争力被提升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政府干预手段也被赋予了新目标,即塑造一国的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IT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培育模式
    范纯增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71-74. 
    摘要 ( 111 )   PDF(pc)(133KB) ( 190 )   收藏
    我国IT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好、市场需求旺盛、特色资源丰富及国际环境条件适宜等优势条件,不可忽视的是芯片技术基础薄弱、人才流失严重、产业规模小、集中度低、内部结构不合理以及存在制度制约等劣势。我国IT产业国际竞争力培育的基本模式是"内部倾斜、全面发展"。即以系统软件和集成电路为重点,在实现对二者倾斜发展的同时,推动IT产业的全面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形成。为此,需要政府、大学及科研机构、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协调运作,动用政府资源,构建培育IT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良好环境,形成优化生产创新的动力机制。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探寻高技术与制度的融合
    张天维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75-77. 
    摘要 ( 149 )   PDF(pc)(102KB) ( 123 )   收藏
    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都已证明,高技术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发展高技术并非是单纯的,它往往需要与某种制度相融合。制度是发展高技术的前提,也是保障。为此,为了发展高技术,我们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做一系列的深入工作,如建立与发展高技术相匹配的思维与价值观,完善法制环境,从制度中寻找阻碍发展高技术的弊端,增加发展高技术的制度供给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经济研究
    东北经济区联合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模式与构想
    丁晓燕, 陈玉梅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78-82. 
    摘要 ( 105 )   PDF(pc)(167KB) ( 204 )   收藏
    东北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开展国际经济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也是促使其焕发青春的重要途径。东北经济区的国际经济合作主要具有低层次合作、次区域合作的初级化及合作领域具有广泛性等特点。在经济区域化、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些新态势,合作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此背景下,东北经济区应以崭新的思路展开新一轮的对外经贸合作,以科学正确的创新模式开创对外合作的新格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业经济研究
    风险防范与化解:政府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思考
    李林杰, 顾六宝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83-87. 
    摘要 ( 174 )   PDF(pc)(145KB) ( 425 )   收藏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诸多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自然风险、信用风险、信息风险、仿冒风险等。防范和化解这些风险是政府部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着重解决的问题。风险防范与化解的主要对策是健全农业保险机制,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完善政府的服务功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史学理论研究
    学衡派史学思想述论
    周云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88-92. 
    摘要 ( 153 )   PDF(pc)(158KB) ( 357 )   收藏
    学衡派将人的活动视做历史的主要内容,人们"保生"、"乐生"的愿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同时以此作为史学研究的对象。在史学研究上,学衡派强调史学研究应该发现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在研究方法上,学衡派充分认识到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总结了发掘整理运用史料的系统理论,尤其主张把文献资料和文物考古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开辟了历史研究的新路。对于历史诠释,学衡派反对运用现代的理论去比附历史,而是主张将历史事实放入历史环境中,做"了解之同情"。学衡派就古史问题与顾颉刚等人进行了辩论,事实上双方实无太多分歧,辩论有意气之争的意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古史新论
    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演变
    刘淑丽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93-97. 
    摘要 ( 267 )   PDF(pc)(145KB) ( 213 )   收藏
    相对于汉以前妇女观的相对平等性,西汉的妇女观开始走向苛严。在此过程中,董仲舒、刘向、班固和班昭分别源于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立场而形成的有关妇女的理论与观念,是促成汉代儒家正统妇女观的建立与强化的关键所在。此后,正统儒家妇女观对中国古代女性观念始终起着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六国五燕禁卫武官制度考
    张金龙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98-102. 
    摘要 ( 175 )   PDF(pc)(155KB) ( 397 )   收藏
    五燕禁卫武官制度与前、后赵相似,仍以继承西晋禁卫武官制度为主,其主体是领军、护军、左右卫将军,又有中垒、中坚、骁骑、游击将军及诸校尉,有类似晋制的殿中(上)将军。领军制度仍是五燕禁卫武官制度的核心,禁卫长官领军将军、中领军在五燕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燕还有类似汉代制度的郎中令和郎将,后燕有类似晋台之中卫将军及类似汉赵亲御郎之侍御郎、类似后赵之龙腾、类似前秦四禁将军的左、右禁将军。五燕禁卫武官制度承袭之前其它十六国政权如前、后赵和前秦的可能性更大,各国制度之间则具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代中叶人口增长负效应分析
    王小侠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03-107. 
    摘要 ( 163 )   PDF(pc)(149KB) ( 234 )   收藏
    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口和土地之间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人口规模过大,造成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降低;农业剩余过少,造成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市场狭小;大量过剩劳动力的存在,也是农业科技落后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世史坛
    "五四"后期陈独秀的思想立场与哲学观
    胡明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08-112. 
    摘要 ( 107 )   PDF(pc)(155KB) ( 91 )   收藏
    "五四"后期,陈独秀由渴求法律言论自由、崇尚基督耶稣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化为宣传民主科学、主张劳农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理清陈独秀由"五四"思想文化启蒙与创新转向政治理想建设与传播的基本线索,对深入"五四"时期思想史研究,大有裨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国中期(1931—1937)华北民众"闯关东"中断原因探析
    范立君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13-116. 
    摘要 ( 224 )   PDF(pc)(127KB) ( 364 )   收藏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以及日人向东北的移民狂潮,使近代以来华北人民的"闯关东"活动被迫中断。此后,这一活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不能自由发展,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北劳力的强制掠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周作民与抗战时期的金城银行
    刘永祥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17-122. 
    摘要 ( 276 )   PDF(pc)(176KB) ( 212 )   收藏
    抗战爆发后,周作民出于对战争形势的认识和维持金城银行生存的需要,选择留在上海。面对政治环境和银行生存的双重压力,他既同日伪政要来往,又坚决不担任伪职,采取囤积物资、套购外汇、建立跨国集团等经营策略,使金城银行成为少数活跃在沦陷区的商业银行之一。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抗战胜利之初度过了个人政治生涯中最艰难的岁月,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心路历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诗学研究
    文学性:文化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
    董馨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23-125. 
    摘要 ( 238 )   PDF(pc)(100KB) ( 235 )   收藏
    随着20世纪的理论旅行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学对各个学科的渗透,文学性不再成为文学的特有属性而成为众多理论的共性,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美学概念,而是指由此引申从而渗透到文化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并成为诸多领域潜在的统治性的因素,构成了文化社会的显著意识形态特征,其强大的渗透力可以化解当前文学、文学研究、文学理论边缘化的危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文学与文化
    明代北曲剧场兴衰论
    徐子方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26-134. 
    摘要 ( 134 )   PDF(pc)(283KB) ( 262 )   收藏
    由于长时间形成的社会心理定势,北杂剧传统地位又不是短时间内由于南戏的挑战所能够动摇的。可以说,整个明前期甚至直到明中叶万历以前,城乡戏曲舞台还是由北杂剧占着主流地位。但明前期统治者的人为扶持尽管造就了宫廷杂剧的一时之盛,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杂剧衰落的社会条件,相反,愈加萎缩的创作队伍,机械复制的作品取材,千篇一律的结构体制,渐趋高雅的演出舞台,都加深了杂剧脱离世俗的程度,造成杂剧繁荣的土壤更大限度的失落。在这种情况下,北曲杂剧的最终衰亡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明代文学论争的发生及其研究价值
    冯小禄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35-139. 
    摘要 ( 151 )   PDF(pc)(179KB) ( 531 )   收藏
    文学价值的神圣化、功能的世俗化和传播的市场化,这些异常状况促成了明代文学论争的激烈发生。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明代文学及其论争价值的消极判断,影响了对此论题的深入研究。明代文学论争已具有"潜近代"特征。它是一个可靠的参照系,不仅可以见出明代文学风尚的迁替,也可见出学术与政治格局的演化,以及士人心态的转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常州词派鉴赏理论的嬗变
    黄志浩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40-144. 
    摘要 ( 177 )   PDF(pc)(190KB) ( 138 )   收藏
    鉴赏论是常州词派理论体系颇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是常派词论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样,其鉴赏理论也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说是从经学入又从经学出的过程,也是在理论上不断修正、创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张惠言的开创,张琦、李兆洛等引入说经方法作为其评赏词作的理论依据,金应、童士锡等人的补充与修正,最后由周济总结的"出入说"奠定了常派颇具特色的鉴赏理论。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世纪中国文学
    现代诗学史上的"为诗而诗"论
    龙泉明, 邹建军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45-151. 
    摘要 ( 179 )   PDF(pc)(203KB) ( 259 )   收藏
    "为诗而诗"论是在中国现代诗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歌观念。其主要内容有:诗的最根本特征就是本质的纯正;诗要与"政治"、"教化"等划清界限,诗与种种非诗体式要有所区别,诗歌文本应是一个有机体;诗歌艺术只有在表现上才存在。它实际上是对中国现代诗学史上"纯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它使中国新诗从"散文化"阶段跨越到了"纯诗化"阶段,标志着中国新诗观念的一次重要转折。在现代诗学史上,这也是一股可贵的、产生了历史进步作用的诗歌美学潮流。它对现代诗人的创作实践和诗歌的接受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学传播中的当代问题
    张荣翼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52-156. 
    摘要 ( 127 )   PDF(pc)(147KB) ( 304 )   收藏
    在当代文学传播过程中,文学的评奖机制造成文学的名声放大效应,它使得作者由追求长远的影响转到关注当前的评价,也使得其他作者由仿袭前人转到追逐当今名人;当今的产业化、市场化运作使得传媒对文学的影响极大地增强;电脑写作和影视艺术对文学也产生了诸多冲击。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人论坛
    国际金融理论发展趋势与中国金融体制创新
    万正晓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57-159. 
    摘要 ( 145 )   PDF(pc)(104KB) ( 187 )   收藏
    金融全球化和资产证券化是21世纪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在此背景下,人类的需求偏好似乎发生了重大改变,人们越来越偏好资产的流动性,而将资产的收益性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金融理论研究的重心已从抽象的理论描述转向以市场化为目标的应用研究,并呈现出明显的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趋势。金融需求的个性化和综合化趋势,应该成为中国金融创新的逻辑起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商标的价值
    赵明昕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60-162. 
    摘要 ( 147 )   PDF(pc)(98KB) ( 211 )   收藏
    劳动是商标价值的惟一来源,在商标价值的形成、商标价值量的决定及商标的归属问题等方面均体现了这一点。效用性对商标价值的影响很小,稀缺性根本就不适于商标。影响商标价值的因素主要有商标的显著性、艺术性、知名度、信誉度和心理暗示作用等,这些是企业制定商标战略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略论清初崇德会典的议定
    祖伟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63-165. 
    摘要 ( 168 )   PDF(pc)(99KB) ( 173 )   收藏
    清政权入关前颁行的部分法律、政令保存在"崇德元年丙子岁四月十二日登基后议定(的)会典"中,即《崇德会典》。近年有人撰文提出"《崇德会典》子虚乌有",连所使用的史料都是虚假的。其实,清初皇太极时期是有《会典》的,将其命名为《崇德会典》不仅符合古籍整理所遵循的一般规范,而且在清初的司法实践中也能证明是运用了《会典》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梁启超崇高美学思想初探
    姜桂华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66-169. 
    摘要 ( 213 )   PDF(pc)(127KB) ( 106 )   收藏
    梁启超虽未曾直接用崇高一词谈论美,但是,他对变与动、破坏与建设的倡导,对英雄、豪杰、大丈夫的呼唤,对大鹏、蛟龙、江汉赴海、火山喷发等意象的描绘,对大多数人焕发昂奋、进取激情的期待,都表明他在高扬崇高美。这种从思想启蒙、社会改革的角度对崇高的倡扬,在当时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梁启超对崇高的倡扬,在任何时候都有激励人的作用,这也许是从纯学理的角度对崇高进行研究所无法企及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唐代诗人与小说创作
    邱昌员, 力小鲲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70-173. 
    摘要 ( 129 )   PDF(pc)(134KB) ( 259 )   收藏
    唐代的许多诗人都参与了小说创作,这是唐代小说一个相当显著的特征。唐代诗人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贯注诗人意识,使作品的内在特质诗化、叙事抒情化,并获得了诗的意绪和情趣。情韵弥漫,意境浑成,满足着人们明确而强烈的审美愉悦需要,对唐代小说的发展和成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达到了其他时代小说难于追攀的艺术高度。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学术短论
    中国县域经济应对WTO的几点对策
    胡恩生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74-177. 
    摘要 ( 116 )   PDF(pc)(136KB) ( 153 )   收藏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县域经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家"十五"计划期间,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了WTO之后,如何加速发展和有效地调优我国的县域经济及其结构,使其适应新世纪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培育并形成县域经济在我国第三个改革和发展阶段新的增长点和强劲的竞争力,值得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人口城市化与非农化关系的再思考
    郑卫, 丁康乐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78-180. 
    摘要 ( 145 )   PDF(pc)(105KB) ( 266 )   收藏
    在中国城市化研究过程中,许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工业化模式造成了城市化与非农化的背离,致使人口城市化水平滞后于非农化水平。这种滞后会带来偏差吗?通过中外比较和数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与非农化水平还是相吻合的,并未出现偏差,非农化率大于城市化率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侠骨飘香--侠精神流传原因探析
    王一涵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81-183. 
    摘要 ( 166 )   PDF(pc)(99KB) ( 249 )   收藏
    侠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一部分特殊人群,他们从《史记》开始正式登上文学史的舞台。侠义精神虽然被封建正统思想所排斥,但由于受传统文化传承和健康人格心理的需要,在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中倍受推崇,积淀为中国人性格深处的侠者气质,并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民国时期东北九省划分之分析
    张婷
    社会科学辑刊. 2003 (6):  184-187. 
    摘要 ( 881 )   PDF(pc)(116KB) ( 1147 )   收藏
    1947年民国政府所划分的东北九省是东北地区行政区划变更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民国政府基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的结果,即不仅关注了对古近代东北历史地理演变的沿承和扬弃,而且还考虑了现实政治、经济因素对现行行政区划的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辽海书镜